Site hosted by Angelfire.com: Build your free website today!

海 峽 兩 岸, 驚 風 駭 濤. (一)

海峽兩岸 (二)

錢其琛認為,台灣當局目前採取

「拖、等、要」

政治手段,抗拒兩岸走向統一的政治談判。

,即無限期拖延,形 成台獨的假想事實。

,即等待美國和西方勢力介入兩岸純 屬中國的內政,
製造像兩韓和兩德的分裂狀態。

,即不斷 地說要大陸仿效台灣政治制度才談統一云云,
實際上是走上 國家分裂的死路」。

 報導稱,錢其琛向軍方人員表示,兩岸關係不能久拖不決 ,北京將於今後三、五年內,公布解決台灣問題的方案,並 鄭重宣布倘若出現以下局面,即用軍事手段實現國家統一, 即提出對台動武的條件。

 

北京宣布使用軍事手段解決兩岸問題的五項條件為:

一、 台灣當局宣布台獨或獨台,脫離中國;

二、外國勢力操縱或 控制台灣政局;

三、台灣加入外國軍事組織,針對中國;

四 、台灣當局製造核武或由外國在台灣部署核武;

五、台灣當 局堅持兩岸敵對狀態,拒絕和平方式統一,
在一個中國前提 下,解決國家統一。

 報導並稱,北京對台專家認為,上述說法無疑是中南海的 聲音,近期台灣當局的七塊論和兩岸是國與國關係的說法, 其實是在迫使北京加快解決台灣問題的步伐。

*****

專訪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 張戴佑:

中程協議 一定要有些目標

 【本報系 (聯合) 記者孫揚明/專訪】

 問:你如何看過去三年來的兩岸關係?三年前你抵台履新 之時,正值兩岸關係最緊張之際─ 
答:我抵台之時,兩岸 關係頗為緊張,雖非在直接的威脅下,但是緊張且雙方關係 冰冷;除了公開的相互指責之外,兩岸沒有任何的接觸;基 本上,雙方沒有一個建設性的過程來處理彼此關係;但去年 辜振甫先生往訪中國大陸,而今秋,汪道涵先生也將訪台。  就調子而言,雙方關係是出現了改善,但就實質內涵而言 ,仍有一段距離。

也許交流(exchange)的內涵並不太多,
但是至少出現了交 流。

 問:在你任內的三年間,幾乎是台灣與大陸關係變化最大 的一段時間,美國政策似乎也一樣,到現在,美國的興趣似 乎已經是再轉而為要兩岸簽訂「中程協議」,這其間變化的 意義何在?

中程協議 只是一種延伸.

 答:如果說,我們改變了處理此一議題的基礎,那我認為 這種說法不對。我們的立場一直是主張由兩岸自行解決,而 不是由美國說如何處理。

 最近亞太助卿陸士達所提出的「中程協議」(複數的), 只是一種延伸,例如,我們是說,雙方對話(talks)固然很 好,但總得要有一些質實的內容。這是我們講過的;這也只 不過是對一種明顯重點的認可,我們不會說,(中程協議的) 「內容應該為何」,而是說「總要有些內容吧」。例如我們 曾經說,到兩岸之間應有一個「過程」,何謂過程?總要有 些東西在進行,才會需要有過程。

 陸士達的說法是指,(中程協議)「總要有些目標」吧。我 想,辜先生在一個多月前,提到兩岸關係應如堆金字塔一般 時,也說了類似的話。他的說法是,大概是要由一些協議來 逐步累積彼此的互信。

 所以我想這並沒有偏離以往的政策,只是我們所說的這樣 一種關連的過程,是有利於兩岸對話及其內容,並且達成一 個協議的架構。

 問:事實上,「中程協議」也是在你在台灣三年任期內出 現的字眼,外界很想知道,在這樣的一個協議中或是協議的 過程中,美國的角色會是如何?
 答:這是一個少見的由不 同的文法所延伸出來的問題。當台灣媒體第一次報導陸士達 有關中程協議的講話時,那是一個單數的用語,這個問題使 得陸士達的講話與一年前李侃如所說的「兩岸關係五十年不 變」的中程協議攪成一團。

但這兩者的說法很明顯是不同的。後來的亞太副助卿謝淑麗 女士在國會作證時用了同樣的概念,但不同的辭彙;再後來 我在中研院的演說中,還是用了同樣的字眼,但我把它界定 得非常仔細。

美國不準備扮演任何角色.

 其次,在美國的角色上,一如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卜睿 哲最近在芝加哥演說中所講的,我們不準備在其中扮演任何 角色,我們也不會建議或是明確指出任何有關中程協議的內 容。事實上,在眼前桌上就有一大堆的議題可以做為內容, 如一九九五年的未完成議題。事實上,雙方只要在議題上有 共同的目標,以達成協議,就可以構成「中程協議」;「中 程」,就定義而言就是「不是最終」的意思,也是「比目前 要多,但是比最終的還少一點」的意思。所以不管是漁事糾 紛、劫機犯的遣返、偷渡客遣返、投資保障協議等都可以構 成「中程協議」。

 但最近,陸士達把這個定義做了一點延伸。他說,在他的 概念中,中程協議不應只是完全的技術性及事務性的,而在 台北辜先生也是如此說的。我們只是說,至少在短期內,我 們會喜歡一個過程,以達成客觀目標的協議。

 雖然陸士達並未提及,但是我很確定他所指的是,一定要 有一些目標(objectives)來充實此一協議的內容及重要性。  議題絕對沒有完全是技術性和事務性的。因為兩個實體達 成一項協議,那一定要有一個明示的諒解,雙方「到底是誰 ?」「誰有管轄權?」例如在漁事糾紛上就是如此。雙方必 須很清楚,到底是誰有執行權力的力量。所以僅只在定義上 的角色,就會有廣泛實質的內容。

 

但我的定義是,在兩岸關係的本質上,
沒有所謂「完全技 術性」的議題。

 問:我記得今年四月你在中央研究院的一個研討會上致辭 時,你建議把兩岸的信心建立措施 (CBMs)當作「中程協議」 的一個─ 
答:是的,那是另一個很好的例子。很顯然地, 避免軍事意外衝突是符合海峽雙方的利益,因此在今年春天 ,來自一個非官方人士的建議是,由雙方退休軍事人員的互 訪,如退伍軍人協會等;如果這個可以有促進兩岸相互了解 的效果─括國防領域等,我想,這是可以有降低緊張與增進 互信的益處。

 問:陸士達在日前曾提及,此一中程協議的政策是沿自於 雷根時期的政策,這是否是指一九八七年舒茲的上海講話中 所說的,美國要培養一個環境,讓兩岸得以展開接觸與交流 ? 
答:基本上是的。我們會盡我們所能,在某種程度上去 協助此一過程,以創造一個環境,使得兩岸都願意去談。但 我們會對兩岸說同樣的話,我們不會告訴某一方說,「你應 該要放棄某種東西」,然後轉頭告訴另一方說,「你應放棄 另一樣東西」。這種作法不符合我們的利益。

 我們認為,情況應該是,「這符合你的利益,那符合我的 利益,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進行對話」。

盼兩岸既存機制發揮創造性.

 問:在那一個層級上解決? 
答:由兩岸決定。現在已經 有一個既存的機制,只要讓他們發揮創造性就行了。

 問:去年的九月十五日,卜睿哲曾經公開表示,美國的政 策目標是要在台海創造一個持久的和平,並且在兩岸之間促 成一個架構以促進兩岸更豐富的合作;而我們所大量討論的 「中程協議」是否就是為了促成美國此一政策目標?
答: 是的。但如果這只是美國單方面的政策目標,那不一定能達 成。我們希望的,或者說是我們的政策,將是有助於、或是 協助促成或創造一種氣氛,使得雙方可以與對方進行建設性 的談話。

 但這不是我們製造出來的,如果雙方的任一方不想要,那 我們無法製造出來。

我們不扮演這種角色。

 所以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協助造成一種氣氛或條件,使得 雙方可以很舒適地與對方談。

 問:「中程協議」是用以促成該一目標的手段嗎? 
答: 如果「中程協議」可以有促成達成美國政策目標的結果,那 答案是肯定的。如果陸士達或其他人所說的話,可以有助於 這些目的達成,那就是的。

 但如果會造成雙方的疑慮,尤其是台灣方面,認為我們是 要做一些台灣所不喜歡的事,那會造成阻力或反感,可能就 不會成功。我們希望創造的情勢是,讓兩岸都認為談是有利 於其本身的。

不期待兩岸關係戲劇性突破.

 問:你如何看待兩岸關係的未來發展?你對汪道涵訪台後 ,兩岸關係發展的突破抱持何種態度?
 答:我想,我並不 期待兩岸關係能有立即的戲劇性突破。我希望並且相信,汪 先生會被視為是一個重要的客人,一如辜生先往訪大陸之時 ,可以了解今日台灣,見見島上不同的人們,與新聞記者和 學生會晤;同時也可以了解自解嚴以來,台灣的變化有多大 。我想,台灣最珍貴的資產之一就是多元化的聲音;台灣應 將之公諸於來自大陸的客人之前。

 但如要期待立即改變兩岸關係內容的可能性,我並不做如 此想。

 我想,在考量這些問題時,我們要考量到隨時都在變動的 三個相關並且交互影響的因素:一個是當汪先生訪台時,台 灣內部的生態,這事實上也關係到未來總統的大選;它會依 自己的時程運作。第二個是台灣的對外關係,這包括台灣與 美國的關係在內;這套運作也是有其本身的常軌,因為要處 理台灣以外、兩岸關係以外的事務。

 第三個則是兩岸關係的牽動因素。它也有本身的動能。所 以我想,我們可以預期汪先生訪台要很成功,兩岸都開啟一 些未來兩岸向前行、與台灣未來有關的端倪;就我而言,如 果這能在總統大選之後發生,那會是一個很好的時機。

想想,有一個新的隊伍進駐,並且有一個嶄新的兩岸全圖概 念;所以我想這些實質的進展不會在總統大選前發生,只能 在下一屆總統任上。

*****

魯賓 重申三不
美不支持兩個中國政策

對「兩國論」表關切 請張戴佑瞭解涵義•籲兩岸續對話 指 雙方目前的聲明及反應均無助益

 【中央社華府十三日電】美國今天對台北提出「兩國論」 引發的爭議表示關切,並說美國不希望兩岸任何一方採取或 發表不利於對話的步驟或聲明。美國也重申華府「一個中國 」及信守台灣關係法等政策,並呼籲兩岸繼續對話。

 國務院發言人魯賓並在例行簡報上答覆問題時,兩度重申 美國

不支持台灣獨立、
不支持「一中一台」或「兩個中國」 及
不支持台灣加入以國家為入會資格的國際組織等

「三不」 立場。

 在談到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時,魯賓表示,這項政策 的根據是美國的國家利益。

 魯賓表示,美國鼓勵兩岸藉面對面溝通化解誤會,而李登 輝總統新提出有關兩岸關係的聲明和中共的反應,都無助於 兩岸以對話方式解決彼此間的問題。

 儘管記者暗示,但魯賓不願批評台北或李總統,僅強調美 國政府將請台北澄清近日提出的兩岸關係新定義,以瞭解台 灣對兩岸關係的立場是否有重大變化。

 國務院官員說,美方將請正在向台北高層首長辭行的美國 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張戴佑瞭解形容兩岸為「特殊的國 與國關係」的涵義。

 在國務院今天下午的簡報中,中共對台北提出「兩國論」 的強烈反應是第一個被提起的問題,魯賓在答覆時首先表示 ,美國將與台北當局討論李總統最近發表的這項聲明,就台 北的立場尋求更多資訊。

 他說,美國對台灣前途的立場是「清楚而且不變的」,美 國認為此事要由兩岸的中國人解決,而美國希望解決的方式 是和平的。

 魯賓接著說,美國近來鼓勵台海雙方進行「有意義和實質 性的」對話,美方認為面對面的會談最能澄清台北與北京的 誤解,並且不認為任何一方採取使這種討論或晤面更難進行 的步驟是有益的。

 他說,美方繼續敦促台海雙方進行有意義和實質性的對話 ,並繼續努力在下一回合討論中取得進展。

 魯賓接著說,美國採取「一個中國」政策已有一段時間, 根據台灣關係法也有若干義務,最重要的是,美國不希望任 何一方採取或發表使對話更難開展的步驟或聲明,因為美方 認為對話是解決兩岸問題最實際的辦法。

 對於美國是否認為北京應跳脫目前的風波繼續對話,魯賓 表示,美方不認為北京的反應或台灣先前的聲明有利於對話 ,「也就是說,問題不僅是中國說(台灣)這些聲明使對話更 難以進行,這些聲明也是(問題)。因此我們不認為兩者各有 什麼助益」。

 魯賓表示,除了美方駐台北代表十四日將跟台灣方面進行 討論之外,國務卿歐布萊特尚未就此事跟北京或台北有任何 接觸,美方要先澄清台北聲明的重要性之後,才會視情況再 做接觸。

 魯賓也強調,目前大家是在對媒體的報導做反應,
而沒有李總統談話的全文或上下文,可能還涉及翻譯的問題,
因此在做結論之前,要在源頭提出問題,設法瞭解真相。

對於美方的一個中國政策,
有記者指出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內涵是
「兩岸的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
而美國給予支持」,
但如今台灣在經濟和民主方面都有很好的發展,
而且不贊同「另一個中國」的許多作為,
因此不再說「一個中國」。

 魯賓在答覆時說明了美國的「三不」立場,記者追問美國 的「一個中國」政策「不是以中國人的願望為基礎嗎?」魯 賓答覆說:

「我們的一個中國政策
是以我們的國家利益為基 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