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hosted by Angelfire.com: Build your free website today!
undefined
undefined

   電影 - "鎗 前 窗 後" 導演的話

  AIM  VS  PEEP

 

 

放映日期:2002年2月20日 - 晚上7:00

     2002年2月24日 - 下午4:30

地  點:文化中心小劇院

片  長:約116分鐘

導演、編劇、攝影、剪接:許國明

燈  光:龍展鵬、朱佑人

音樂、音效:雲超

主要演員:許沛鋒、周杰成、梁翠瑜、梁恩倩

故事大綱:

故事由Suki 和亞鋒的長途電話對話開始,Suki 透露將會回來澳門,後來當Suki 回到澳門後,卻找不到亞鋒,心情極為失落,原來之前亞鋒接了一單殺人任務,但卻敗露了身份,迫於要躲起來。Suki 失落之餘,唯有每天在家中翻看亞鋒為她拍的 MTV。另外,志偉不斷拍下Suki 的日常生活,有一晚當他走到一條滿佈「企街」的街巷時,認識了一名來自內地的妓女「婷婷」,二人發生了一段感情,志偉因而不再偷窺,但有一天婷婷突然消失,志偉登時像失去了心靂支柱,返回自閉的偷窺世界裡。此外,Suki 最後得知亞鋒原來是一名殺手,更親眼目睹他殺人 。

亞鋒,酷愛電影,喜歡拿著手提攝錄機到處拍攝,希望有一天能拍一套充滿暴力美學的電影,有一天他看了一套由一位美國朋友攝製的暴力片後(其實那套片不是十分暴力),他忽然像著了魔般,極度迷戀血腥和暴力, 後來更不能自拔,當上了殺手。並喜歡在殺人時用攝錄機拍下自己殺人的過程。雖然如此,他卻憎恨自己的殺手身份。

Suki,亞鋒的女朋友,因亞鋒喜歡電影而到外國修讀電影,她到最後才知道自己的男朋友是一名殺手。

志偉,Suki 對面大廈的住客,性格極為內向,喜歡用手提攝錄機偷拍街上的女性和對面大廈住客的日常生活,藉此得以和外界溝通。

 

這部電影由許國明(Vincent)先生編劇及導演, 可說是由他一手一腳創造出來的作品; 而作為一位澳門獨立電影工作者, 其對於創作的執著及細緻無容置疑, 由他親自講述這部電影則更顯洽當。

「電影內容是講述關於攝影機、手槍、偷窺的故事, 也是電影名字 "槍前"的由來。 某程度來說, 攝影機與手槍兩者都是對著特定的目標。 至於 "窗後", 則因另一位主角, 喜歡把攝影機放在窗口, 用以偷窺對面大廈窗戶內所發生的事。
不過要澄清一點, 現在電影中殺手的角色及安排, 與早前剛上演的電影 "買兇拍人" 好像有點相似, 或有人質疑有抄襲之嫌, 但其實對電影製作熟悉的人都曉得, 除非事先取得資料, 否則時間上決不可能做到, 因為製作需時啊 ! 一部電影, 由籌備至完成, 往往耗時三數載, 等閒事也 ! 現因 "買兇拍人" 放映在先, 故令人有此錯覺, 所以實際上是概念稍有點相似而已。」

 

 

 

 

 

 

 

 

 

 

 

 

 

 

 

 

 

 

 

 

 

如何看待這齣電影 ?

「這是一套百分百澳門原創的電影, 也可說是澳門製作的第一部劇情長片, 現在經剪輯後, 片長約一個多小時。 因為以往的澳門電影, 沒有一齣如這部電影般, 整個拍攝班底, 每位演員及所有工作人員都是澳門人, 故事劇本是我本人親自創作, 電影配樂是原創音樂, 並不是俗稱的罐頭音樂。 而且眾所週知, 澳門沒有多少全職電影工作者, 全部人是利用工餘的空檔, 犧牲寶貴的私人休息時間, 並且不計酬勞的完成這部電影, 因為經費所限, 也實在付不出錢, 在此真的非常感激他們的相助。」

最初為何有此念頭構思這劇本 ?

「其實一直以來, 我已然有意拍攝一部劇情長片, 構思是將有關於殺手的故事與攝影機的故事拉攏在一起 ; 我一直認為攝影機的鏡頭與手槍是有關係的,兩者皆需要對著別人; 但手槍用作殺人, 而攝影機所拍攝的對象, 在某程度上, 已經侵佔了被拍攝者的私人領域。
亦因現時攝影機實在太方便, 尤其是DV機的普及化。 拿著一部攝錄機在手, 除可用作正當用途, 拍攝電影或MTV之外, 其他尚有諸如家庭日常生活錄像、富教育性的教材、短片等; 但相反地也可用於不當用途, 例如色情錄像、甚至偷窺均可。 其實好與壞, 端賴使用者的意識操控。
這也說明了, 不良的攝影意識, 可作如是看, 被別人的攝影鏡頭瞄準, 其攻擊性並不亞於被槍口所瞄準, 一般的富殺傷力。 」
如何選擇演員 ?

「我的劇本是早有概念, 故此我是根據劇本中各人物不同個性及形象, 再從中選擇演員; 例如片中飾演殺手的許沛鋒, 是已往我拍短片時, 已經合作過的。 而另外其他演員, 都是學習戲劇或有豐富演出經驗的。 惟因大家應明白, 澳門沒有也不可能有全職演員, 故此他們在工餘時間, 尚肯首拍攝, 拔刀相助, 並且不計報酬, 這次能完成影片, 實在太辛苦大家了。 」

你覺得澳門電影現在情況如何 ?

「嚴格來說, 澳門在這方面的人才並不足夠, 因為試看目前的情況, 就是許多從事電影行業的人, 現在是拍電視劇或在電視台工作, 但電影與電視是兩回事, 實際上也並不盡相同。 這也形成拍攝時有點困難之處。
不過電影乃群體作業, 要集合所有人員方能完成, 而且更需要各人提供不同的創意; 重要的是在拍攝過程中, 每個崗位的人均能就各種不同的意見擦出火花, 這樣一來, 電影會更好看; 所以如果技巧稍為粗糙, 但創意非凡, 則我比較著重創意先行, 反而技巧其次了。
像我所說的, 如果是比較商業化的大製作電影中, 雖然資源多, 但相對地要兼顧的商業因素也較多, 制肘愈多則創意愈少; 故此現在這部電影, 因為乃獨立製作, 在拍攝時, 其他工作人員皆有不同的創意, 例如負責燈光、音樂等人, 他們都在拍攝期間, 提供了很多不同的意見, 使我可以盡量採用不同的意見, 以達到最佳效果為原則。」

拍攝這部電影時, 有何困難之處 ?

「如我上述所言, 最困擾的是人手不足, 因為所有人都是兼職性質, 不能要求每段時間都有空閒, 導致每次拍攝時, 整隊工作成員也不盡相同, 導致前後工作跟進上有點困難。 其次是因為我身兼數職, 除了導演一職, 也要負責攝影工作, 故此有些時候顧此失彼, 有時不能即時發現錯誤, 事過境遷後要補救已然困難了, 因不能浪費金錢再重拍一次。
另外在製作上的困難還有一些, 例如此片是現場收音, 故此拍攝時, 難免有意想不到的事, 或有不可避免的嘈雜聲音出現, 亦非經常可以很順利的進行。 又例如若果是正式大型電影製作, 一組戲可以用八至十小時連續拍攝, 但我們不可能這樣子拍攝, 因大家都有工作在身, 所以只能抽空拍攝, 如此一來, 則有些時候, 會發生些微不連貫, 即俗稱不連戲的現象出現。
此外, 由於我們於拍外景時, 有些時候沒有事先取得政府准許公文, 所以是有點 "偷雞" 的成份, 也曾經被執法人員干預, 但總括來說, 他們都不曾有太大的干涉, 最後都沒事發生, 總算順利完成。」

整部電影費時若干 ? 耗資多少 ?

「整部電影前後共花了一年多的時間, 由 1999年 約十一月開始寫劇本, 2000年一月初開始拍攝工作, 在 2001年七月煞科, 直至現在可說是基本完成後期製作。 而總計來說, 不計我私人提供的器材在內, 整個製作大概花掉了三萬多元。 而東方基金會方面贊助了一萬五千元, 其實應多謝各朋友幫忙, 他們不收報酬, 不計時間的付出, 否則一定不可能這樣子的金錢可以完成。 要知道就算是香港的一些獨立製作, 也需要三數十萬才可完成呢 ! 而且現在這部電影, 並非用菲林拍攝, 而是利用成本較低的DV拍攝, 否則也不能如此便宜價錢可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