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见闻随笔
1.未出师,先折财
凭着以往几此出国的经验,去办签证前,先拨通了英国领事馆的电话。没想到
听到的只有录音机里发出的声音,被告知,须打热线电话,才能得到有关得信息.对
于所谓的热线电话,已有所闻,但是为信息投资,有时还是值得的.等着我的又是一个
没想到.电话得那一头,在一遍又一遍七兜八转得问题之后,我所被告知得只不过是英
国领事馆得工作时间.虽然那边一次又一次地问道是否想知道有关办理签证得信息,
但总是在我虔诚的"Ja!"之后,将话题转了开去.低头一看电话上得显示,Oh,Gott!不
知不觉中已经花了十马克的电话费,这中间英国领事馆可以挣到近一半的钱,真是生
财有道.
2.Horrortag?Gl點kstag?
从电话中没打听到什么,只能揣上所有能够出示的证件,以及从朋友那里收集到
的经验,直闯英国领事馆.经过门房得各项安全检查,来到接待室,迎面就被接待窗口
上的告示怔了一下:"如果签证申请被拒绝,签证费将一律不退还。”这不是明摆着
诈钱么? 轮到我们时,只收了我们的申请表格和学生证,就说声,去等着吧!弄得
我们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别人都说需要这个证明那个证明,为什么我们那么简单?
一心等着会让补交材料,过了半小时,终于叫我们了,却是让交钱。好家伙 ,这下
肉包子打狗的可能性可就大了。提心吊胆中过了几小时,好不容易挨到了领签证见
分晓的时候。偏偏我们的签证没做好,这下本已提着的心又被提得更高了。在好几
个让我们几乎无法耐心等待的五分钟之后,扔出去的肉包子终于回来了,当然已经
变成了薄薄的一张纸片,被粘在我们的护照上了。随着几颗提得高高的心重重地放
下,杠杆另一头的高兴劲儿就轻轻地飞了起来。
3.行车记
我们出发了。驾车穿过荷兰,比利时,法国,搭上从海底隧道穿越英吉利海峡
的高速火车,半个多小时后,我们已踏上了这个岛国的土地。英国的左行制没给我
们驾车带来什么不便,仰仗着租来的大马力新车,我们一路行驶在最右边的车道,
不到一小时就来到了伦敦城下。还未进城,伦敦就给了我们一个下马威。原本应该
流动的车队,仿佛成了一条又大又老的千足爬虫,每移动一只脚,就要停下来喘息
一下。无奈我们只能冲出重围,在路边加油站稍作休整,准备等交通情况稍稍好转
后继续上路。加油站的工作人员跟我们闲聊了几句,告诉我们每天从早上六点到晚
上六点,这条路上就没有不堵塞的时候。既如此,我们可不能将宝贵的时间浪费在
休整上,硬着头皮再次挤入车海。一个多小时之后,我们终于见到伦敦真面目了。
伦敦城内的交通状况也是非常的繁忙,大城市总免不了这样,她的马路经常在不知
不觉中拐了个弯,如果你以为沿着地图上看好的这条路可以到达目的地,往往最后
不知自己身在何处。
4。王室的生意经
伦敦有众多的博物馆,陈列室,王宫,城堡,大部分对游人开放,有的收门票,
有的不收门票,比如大英博物馆就是对游人免费开放的。但是什么都不能和王室沾
边,一 旦和王室沾上边,不仅收门票,而且特别贵。温莎堡是现今最大的对外开
放并仍有人居住的城堡,里面有王家教堂,有伊丽莎白二世结婚 时的新房,还有
许多的套房可供游人参观。你想看王家教堂吗?付钱!你还想看王亲们住过的房间
吗?加钱!你还想看看伊丽莎白的新房吗?再加钱!进去以后才发现,四方行的城
堡其实只开放了其中的一条边。而之所以同意开放是因为几年前温莎堡发生了一次
火灾,灾后王室没钱修复城堡受损的一角。作为游人我们确实应该感谢那场大火,
没有它,我们即使有钱,也没有身份进入王家居室。
5。中国城
早就听说伦敦有一个中国城,从Internet中打听到她的具体位置,按图索骥找
了去,果不其然,迎面就是一个古色古香的中国牌楼,从牌楼下进去,是一个丁字
型的街区,里面一家接着一家都是饭店。差不多每家饭店的沿街都有卖卤菜的小工
作室,在窗上挂着烤鸭,叉烧,看着就馋人。除了饭店,中国城中还有杂货 店,发
廊,书店,甚至还有看相算命的,所有的店铺,一率挂的是中文招牌。抬头一看,
就连街角墙上的路牌都有中文。走在中国城中,让我又想起小时候逛城隍庙的情景.
在丁字型街区后面,我们还发现了一个小的街市,里面的东西比起前面稍微便宜些.
在那里逛了一圈,买了些吃的,用的,我们为自己的发现沾沾自喜,没想到几天以
后,我们又发现了一个纯文化的中国城。
6。博物馆中的感慨
大不列颠博物馆不收门票,还算英国人比较明智。说实话那里面唯一能够展出
的是英国人对别国文化的掠夺。我们就在那里发现了纯文化的中国城。满满一个大
厅,陈列的全是中国的文物。从商鼎,到莫高窟的壁画;从墓葬中的陶器,到皇帝
的饰物; 零零总总,数不胜数。回想起在温莎堡中有一个厅,里面陈列着许多战利
品。在一个小角落里 放着一顶绣满寿字的瓜皮帽,标签上写着这是某年从中国拿来
的。当时我们就气不打一处来,现在看到那么多的东西,迸出一句:“总有一天我
们要把这些都拿回来!”话音刚落,身后又有一位素不相识的同胞发出了同样的感
慨。参观完整个大英博物馆,看看周围的各色人等,一定有埃及人,希腊人会产生
同样的意愿。是啊,总有一天!
7。以真乱假
蜡像馆是伦敦的一景,每天吸引了上万的游客,光门口等候进馆的队伍就绕过
街角的天文馆,排到下一个街口,人们必须等上一个多小时才能如愿。一进蜡像馆的
大门,还未进入正式展馆,就看见一个耐不住无聊等候的孩子攀坐在栏杆上,冲着
排队的人们调皮地笑。再看看,怎么这么面熟?原来是“小鬼当家”里的kevin。蜡
像馆中陈列者近三百尊蜡像,人们可以任意与自己喜爱的人物合影。你可以和拳王
阿里斗拳,保证他打不还手;你可以接见各国政府首脑,但你必须走过去与他们握
手;如果有了你的参谋,拿破仑就不会在滑铁卢遭败......看着这些栩栩如生的蜡
像,我们突发奇想:何不让我们来测试一下游客的判断力?我们中的一个一动不动
地与蜡像一起坐在长椅上,另外几个拿着摄像机在边上拍摄游人的反映。果不其然,
真有人上当了。看看这个蜡像与自己一样是游人打扮,并不象周围那些名人,慢来,
那边大厅里有个走累了打瞌睡的老太太,害得别人走过她身边就放轻了脚步,弄了
半天却是个假的。这个说不定又是一个圈套,且让我在他面前来回走几下,如果他
的眼珠不动,那就是真蜡像。当我们的假蜡像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地瞒过了真游客,
终于被他费尽心机的举动忍俊不禁的时候,那真游客可是大大地吓了一跳。
8。牛津真“牛”
从德国的大学城,来到英国的大学城,顿时感到一种不同的气氛。牛津大学的
建筑物,以其细致独特的外观,体现出一种专注,高深的风格,不象亚琛大学朴实
而带些土气。但是乡下人有乡下人豪爽的一面,亚琛大学的每个系,你都可以堂而
皇之地出入,在牛津可不行。整个大学被分成大大小小无数个学院,而即便是只有
一个院落大小的学院都以“非本院学生不得入内”的招牌将人拒之门外,间或有个
别学院对外开放,也是看在“钱”的份上。既然学院不让进,那就只能在街上逛逛。
牛津城不大,差不多所有的商店都围着大学转,最引人注目的是出租学士服,博士
服的商店。各种服装根据专业,头衔分门别类陈列在橱窗里。试想一下,穿上学士
服,戴上学士帽,这一身气派足够让在读的学弟,学妹们羡慕上大半天。就冲着穿
上学士服领证书时的气派,几年的辛苦也值了。
9。梦断蓝桥
从小的时候就知道伦敦有很多的桥,还唱过伦敦桥的歌,后来看费雯丽演的“魂
断蓝桥”,那座滑铁卢大铁桥,配上费雯丽带些悲剧色彩的美丽身影,在雾蒙蒙的
伦敦,显得那么的浪漫。带着这个梦,我们去看泰晤士河上的桥。德国的太阳跟着
我们来到了伦敦,驱散了伦敦著名的雾气,塔桥在阳光中显得那样的挺拔潇洒,双
塔坚实地立足于泰晤士河中,塔顶部直刺向上的几个尖顶,配上蓝白相间的吊索,
桥身以及塔顶横梁,颇具童话色彩。西敏桥虽然在修复中,但桥两端的石狮和波底
西亚雕像,显示出与岸边国会议事厅相印衬的气派和分量。虽然每经过一座桥,我
们都会为它独特的外形以及绚丽的色彩发出赞叹,但我还在寻我的蓝桥梦。无雾的
伦敦可以让我及目远眺,远远的,滑铁卢大桥的字样跃入我的视野,可我不敢相信
我的眼睛,这不是一座铁桥,而是一座普通的水泥桥,一座伦敦最普通最没有特色
的桥。本来对象费雯丽那样带古典悲剧色彩的人物的依然存在不抱幻想,但先是毫
无踪影的雾破坏了场景,现在又是这桥。也许将来只有在某个冬天的早晨,在晨雾
弥漫的上海外白渡桥上,才能找到我的蓝桥梦。
10。Harrods里的“轮蹲”
受了Mr.Bean的影响,我们决定去逛逛伦敦最大的百货公司Harrods。从伦敦的
介绍上得知,Harrods是全世界最大的百货公司之一,在那里任何物品都能买到。到
那儿一看果然气度不凡。Harrods四面临街,正面沿街有近百米长。橱窗中富丽堂皇
的陈设让人感觉到这并不是一家仅仅以大取胜的百货公司。走进商店,我们仿佛置
身迷宫之中。底层除了沿街的一排出售帽子,围巾,雨伞,小装饰品之类小商品之
外,剩下的部分是两个卖食品的大厅。人们不仅可以在那里买了东西带走,还可以
坐在那里现买现吃。地下室是专为古董之类大件装饰品的,二楼到六楼,整个商场
按照建筑结构分隔成一个个的小厅,分门别类出售服装,书籍,生活用品,体育用
品,电器等等,应有尽有,当然价格不菲。所有的营业员都穿着笔挺的制服,恭恭
敬敬地招待顾客。在转了一大圈后,自然产生了民生问题,需要紧急地寻找那个处
所。按照指示牌转了个弯,马上置身于一个十字路口,不知何去何从。在上上下下
跑了几次楼梯,七拐八弯问了不下十个营业员后,终于找到了。好家伙!两扇门前
分别站着一位先生和一位女士,除了纤尘不染的制服外,还戴着雪白的手套。他俩
恭敬地时刻准备着为客人拉门,当然是在客人付了钱之后。多少?一个英镑!没零
钱?没问题,可以拉信用卡!信用卡的重要性,往往就在这种关键的小地方显示出
来。
11。不是“东西”
我们的伦敦之行,在著名的格林威治天文台划上了句号。和众多的游客一样,
我们在那里重新调整了我们各自的手表,参观了古老的天文望远镜后在零度经度线
上摄影留念。一张照片双脚分蹋东西两半球,显示世界在我脚下汇合;一张照片双
脚踩在零度线上,保持不东不西绝对的中立。告别伦敦,车行在途中,我们都油然
地升起一种就要回家的感觉,可是我们的家在哪儿呢?在中国吗?那儿只有我的父
母;在德国吗?那儿也不是我的久留之地。我们在东方文明中长大,却长年生活在
西方社会,我们到底该属于东方还是西方?或者我们是既中又西的融合物,也许是
既不中也不西的异类。我迷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