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hosted by Angelfire.com: Build your free website today!

 

比較初版及現代版本格林童話中暴力及殘酷的內容

linetree.gif (3201 bytes)

導言

相信沒有人不熟悉「格林童話集」,這本廣受兒童歡迎和閱讀的故事書,「一百六十年來,《格林童話》帶給四十多個國家的兒童以無窮的歡樂,它被拍成卡通片、製成有聲漫畫書,譯成多國文字流通傳播」(1),更被評為是「古典童話的代表作」(2)及「趣味濃厚的讀物」(3),但又有誰知道本書於1812年出版時,曾被出版同業及書評家評為「故事的取材和表現方式不適合兒童閱讀」(4)。本文將以現代版本的「格林童話」作比較,集中深入分析「初版格林童話」中充滿暴力及殘酷的內容,探討其對兒童造成的影響,並希望藉此引教育工作者及家長的關注,日後在講述這些故事時有所注意。

lineElf.gif (5107 bytes)

作品簡介

「格林童話集」原名為「格林兄弟所蒐集的,給兒童與家庭閱讀的民間故事」(5),也有譯本將之譯成「兒童故事爐邊奇談集」(6),是格林兩兄弟匯集古文獻與抄寫口傳民間故事所編輯而成的民間故事集。格林童話初版於1812年面世,立刻因為它充滿不幸、暴力及血腥的故事,受到書評人及大眾猛烈的評擊。在其後的半個世紀中,格林兄弟一直將之改寫與增刪。直至1857年第七版推出──也就是格林兄弟生前最後修改過的版本──故事已經由156則增加至210則。我們現在市面上最常見的「格林童話集」,通常都是從第七版翻譯而來的。

lineElf.gif (5107 bytes)

分析初版格林童話中暴力及殘酷的內容

在「初版格林童話」中,許多故事都包含了暴力及殘酷的內容。故事內的主人翁少的被切斷一兩條胳臂,嚴重的被肢解、烹吃。這些故事壓根兒不適合兒童閱讀;由此可以理解何以在往後的版本中格林童話被大規模的刪改。

•「初版格林童話集」一些被刪除的故事

原著中收錄了兩則「孩童們的屠殺遊戲」故事(7),共中一則說有一群小孩在玩家家酒,各自扮演著屠夫、廚師等大人的角色,而扮演屠夫的小孩後來竟拿刀來割斷扮演「豬」的小孩的喉嚨,而另一個小孩子則來承接滴下來的鮮血。另一則故事是說,小孩子看見爸爸殺豬的過程,於是在玩遊戲時,把弟弟當成一頭豬,一刀刺向弟弟的咽喉,母親趕來看到這一幕非常生氣,便把刀拔出來,一刀刺向哥哥的心臟,之後自己再上吊自殺,爸爸回家目睹這樣的慘劇,內心相當悲傷,沒多久也死了。這些故事的情境恐怖,讀後會令兒童產生不安,在第二個故事中,除了內容跟第一個故事相似外,故事情節的設定更恐怖,而且第一樁殺人事件還變成了導火線,最後導致全家死亡,下意識裡亦讓兒童想到「不管是多麼溫柔的媽媽,有時也可能殺死自己的小孩」(8),在心理上產生恐懼感。

此外,在「杜松樹」中,殺死兒子的後母,故意把屍體拿來煮湯,「母親把男孩的屍體搬過來,將身體剁碎,放進大鍋中燉煮」(9),不知情的父親竟還邊喝邊說「好喝」,實在十分殘忍。另外,「即將餓死的孩子們」這則故事是述說母親沒有食物想殺兩個女兒來吃﹕「我今天非殺了妳不可,這樣我就有東西吃了。」(10)聽了實在令人毛骨悚然。可見吃人肉的描述已超出童話的原則,更完全忽略了兒童對安全的需要,因為「每一個孩子需要感覺到他的父母會保護他,而不致受到傷害」(11),可是在這幾個故事中,都是母親親手殺死孩子來吃掉,進一步加深孩子「被媽媽殺死」的恐懼。

在初版格林童話中, 有些故事也考慮到了孩子的教育,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不聽話的小孩會受到懲罰與報應,「特爾黛大嬸」就是這樣的故事,內容是說一個不聽話的小女孩因不聽父母的勸阻,堅持要去大嬸的家,看見了一些可怕的事情﹕「全身黑漆漆的男人」、「發綠的男人」、「血紅的男人」和「頭上燃燒著火的鬼」,結果大嬸把她變成炭條,丟進火裡去燒得通紅,還低聲說「怎麼樣,這不是很暖和嗎?」(12),這樣的結局令聽故事的人感到強烈的驚悚。如果將這個故事當成教育題材,用來教訓孩子們以後要聽父母的話,也未免太殘酷了,潛藏著「不聽話的孩子該殺」的規條。另外,好奇心是兒童討探外界新事物的動力,但此則故事無形中卻扼殺了兒童好奇心的發展,女孩因為「聽別人說,大嬸家非常新奇,家裡有很多稀希的寶貝」(13)才會到特爾黛大嬸家去瞧瞧,可是正因這種強烈好奇心的作崇下,她卻被推上了死亡之路,下意識塈i訴小孩子「好奇心是可致命的」。

以上各故事都含有血腥、殘酷的情節,對兒童的心理和情緒造成不良影響,而且大部份主題沒有教育意義,只是敘述了一些慘劇的發生過程,或是思想過於偏激,不但沒有讓兒童從中領悟人生的美善、公義、希望,反而使他們產生恐懼心理,故此格林兄弟在日後再版時,便把這些故事刪除,不予保留。

lineElf.gif (5107 bytes)

•被修改過的故事

在保留的故事中,大部份都已經過不同程度的修改,這些改動主要是刪除了過度殘酷的場面及相關的情節,或更加詳盡地描述故事情境與人物心理,讓情節上看來更為合理。白雪公主中,「白雪公主被身為女巫的繼母所殺害」,這是一般人所知道的故事。然而真正想置白雪公主於死地的王后,在初版中竟是白雪公主的親母。從第二版開始,格林兄弟便將「生母」的角色改為「繼母」,並加上「白雪公主的母親生下她之後死去,父王另娶繼母」的描述(14)。這個故事改編是顧及當中充滿了太多不道德和殘酷的情節,像生母殺死女兒之後,還要吞食內臟的情節,實在不是母親應讀給兒童聽的故事。同樣地在「漢索與葛麗泰」中亦把拋棄孩子的母親改為繼母。

雖然把故事改編後能令故事看來更合理,但卻產生了另一個問題,我們不難發現格林童話中的繼母通常是一些惡毒的婦人,她們會傷害、拋棄,甚至殺害孩子,這樣的角色定型漸漸在兒童的心目中形成,而在今日的社會裡,許多兒童都來自破碎的家庭,童話中繼母的形象極可能影響他們與繼母之間的關係,故此教師在談及這些故事時要小心處理。

灰姑娘在初版格林童話中,並沒有加入鴿子把灰姑娘兩個姐姐的眼睛啄掉一段,再版時加入這段,大概考慮到如果童話堣@個壞人竟最後可以過著快樂的日子,孩子看了一定大為不平,而「比較懦弱的孩子可能因此感到失望消極,覺得這個世界黑白不分,是非不明」(15),為顧及孩子的感受,最後加入「因為她們惡毒狡猾,就得到終生做瞎子的處分」(16)為結局,使整個故事情節更合理,可是筆者認為這種結局也末免太殘酷了。

photos/lineElf.gif (5107 bytes)

•至今仍殘留的殘酷情節

雖然在日後的改編中,許多故事在「是否適合孩子閱讀」的基準下被刪除或改寫,可是在留下來的故事中,我們仍能找到一些殘酷的情節,其中尤以殺人者終會受到懲罰,壞事會被告發並受到可怕報應的故事最為常見。例如:在「白雪公主」故事中皇后的下場是「被套上燒得赤紅的鐵鞋,跳舞至死」(17);這情節從初版王今都沒有改變。在「小紅帽」中狼的下場:「小紅帽趕快去拿大石頭來填到狼的肚子裡。狼醒了想逃跑,但是石頭非常重,牠馬上倒下死了。」(18)「兩兄妹」中巫婆繼母被處以火刑燒死,而她的女兒則被丟棄在森林裡被野獸活活吃掉。

做壞事的人的確是應該受到懲罰,但在這些故事中,壞人都擺脫不掉死亡的命運,而且還是要受到一定虐待或酷刑以痛苦至死,這樣殘暴的結局是否必須呢?在格林兄弟的時代,這些殘酷的刑罰是受到社會容許的;但時至今日這些刑罰已經不合時宜,亦失卻了寬恕別人的心。

另外,在格林中也有一些以「被遺棄的小孩」為主題的故事,這些情節也十分殘忍,如「漢索與葛麗泰」就是繼母想盡辦法要把孩子拋棄在森林中的故事。本來持反對態度,認為「孩子們太可憐」的慈祥父親,到了緊要關頭,還是想盡辦法擺脫孩子,把他們丟在森林中,後來漢索與葛麗泰還遇上吃人的巫婆。在完全依靠父母的孩子心中造成極大的衝擊和陰影,令他們意識到本來應保護自己的父母也許會做出拋棄自己的行為,深深震撼了孩子們的心靈。從心理方面看,並沒有顧及兒童安全的需要。

lineElf.gif (5107 bytes)

評論

上面簡介曾提到初版格林童話面對大眾的評擊而被大幅改編。為何當時格林兄弟會推出一本內容題材含有如此殘酷、血腥的讀物?

基本上,「格林童話」只是一本匯集古文獻與抄寫口傳民間故事所編輯而成的民間故事集,而非一本單純為兒童而設的讀物,格林兄弟在初版中序只提及「將這本書獻給對民間故事或童話有興趣的人」(19),而沒指定是兒童。因為害怕「原本豐富的文學失去了生命力,甚至逐漸被人們從記憶中遺忘」(20),格林兄弟當初只打算將之結集成書以作保存。至於故事內容,「我們還是不希望對原來的故事做過多的添加、美化或刪除,或者以類似手法使故事變得龐大繁雜,畢竟,我們並不是在創作民間故事。」(21)所以縱使故事裡帶有不幸、暴力與血腥場面,也被忠實地收集在內。

十九世紀的書評人明顯跟格林兄弟抱不同的看法。最大的分別是,他們希望故事能讓兒童從中領悟人生的美善、公義與希望。格林兄弟接受了這些建議,在接下來的半個世紀中,以此為改版的審查標準。直接把血腥場面盡力刪除,令兒童覺得不安的倫常慘劇也改成繼父母虐待子女的故事。唯獨一些壞人在故事結局時受盡折磨慘死的場面卻完全被保留了下來。原因可能是當時的法律仍然容許這些酷刑,或是覺得大快人心所以予以保留?無論如何,今日我們讀到的第七版,依然可以或多或少地找到當日血腥的痕跡,為此作為家長及教師的在選擇本書給兒童閱讀時要特別留意,最好能從旁指導、解釋,以免孩子在心理上受到影響。

lineElf.gif (5107 bytes)

注釋﹕

(1)杜淑貞(1994),《兒童文學析論》,149頁,台北﹕五南圖書
(2)林守為(1988),《兒童文學》,43頁,台北﹕五南圖書
(3)林守為(1988),《兒童文學》,44頁,台北﹕五南圖書
(4)格林兄弟著•許嘉祥譯(2000),《初版格林童話集》,前言第7頁,台北﹕旗品文化出版社
(5)格林兄弟著•許嘉祥譯(2000),《初版格林童話集》,前言第5頁,台北﹕旗品文化出版社
(6)林守為(1988),《兒童文學》,43頁,台北﹕五南圖書
(7)格林兄弟著•許嘉祥譯(2000),《初版格林童話集》,第111-112頁,台北﹕旗品文化出版社
(8)金成陽一著•劉子倩譯(2000),《透視恐怖的格林童話》,23頁,台北﹕旗品文化出版社
(9)金成陽一著•劉子倩譯(2000),《透視恐怖的格林童話》,37頁,台北﹕旗品文化出版社
(10)金成陽一著•劉子倩譯(2000),《透視恐怖的格林童話》,35頁,台北﹕旗品文化出版社
(11)林守為(1988),《兒童文學》,66頁,台北﹕五南圖書
(12)金成陽一著•劉子倩譯(2000),《透視恐怖的格林童話》,60頁,台北﹕旗品文化出版社
(13)金成陽一著•劉子倩譯(2000),《透視恐怖的格林童話》,58頁,台北﹕旗品文化出版社
(14)桐生操(1998),《令人戰慄的格林童話》,台北﹕旗品文化出版社
(15)林守為(1988),《兒童文學》,15頁,台北﹕五南圖書
(16)格林兄弟著•魏以新譯(1988),《格林童話精選》,95頁,香港﹕山邊社
(17)桐生操(1998),《令人戰慄的格林童話》,台北﹕旗品文化出版社
(18)格林兄弟著•魏以新譯(1988),《格林童話精選》,105頁,香港﹕山邊社
(19)格林兄弟著•許嘉祥譯(2000),《初版格林童話集》,序文第15頁,台北﹕旗品文化出版社
(20) 格林兄弟著•許嘉祥譯(2000),《初版格林童話集》,序文第9頁,台北﹕旗品文化出版社
(21)格林兄弟著•許嘉祥譯(2000),《初版格林童話集》,序文第15頁,台北﹕旗品文化出版社


參考書﹕

林守為(1988),《兒童文學》,台北﹕五南圖書
格林兄弟著•魏以新譯(1988),《格林童話精選》,香港﹕山邊社
杜淑貞(1994),《兒童文學析論》,台北﹕五南圖書
桐生操(1998),《令人戰慄的格林童話》,台北﹕旗品文化出版社
格林兄弟著•許嘉祥譯(2000),《初版格林童話集》,台北﹕旗品文化出版社
金成陽一著•劉子倩譯(2000),《透視恐怖的格林童話》,台北﹕旗品文化出版社

 

 backleaf.gif (446 by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