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hosted by Angelfire.com: Build your free website today!

帝國級滅星者I型驅逐艦﹝Imperial-I Class Star Destroyer﹞

帝國級滅星者﹝註﹞無疑是帝國艦隊最有力、最顯著的象徵,也是艦隻工程科技的奇蹟。一個帝國艦隊中有一艘滅星者而輔以其他較小艦隻,一個特遣隊有三艘,區域中隊六艘,區域大隊24艘。有半數的滅星者保留在帝國核心區域,以保護重要的軍事和工業組織。一共有超過25000艘滅星者在帝國服役。﹝註:原名是元首級Imperator-Class,帝國級滅星者的簡寫ISD是反抗軍取的稱呼。滅星者也可翻譯為星際驅逐艦,不過根據本艦在星戰電影中的重要地位,本站習慣敬稱滅星者。﹞

華勒克斯•畢利賽克斯之女,滅星者設計者萊拉•華瑟克斯﹝Lira Wessex﹞向帝國提出建造滅星者戰艦的提案時,在帝國軍事戰略家、帝國艦隊監督委員會和參議院預算委員會﹝後來被跟參議院一起廢除了﹞之間發生激烈的爭執,差點引發帝國分裂。反對的理由包括本艦價格太貴、不易操作,甚至技術上不可達成等。帝國艦隊利用賄賂、政治迫害和偽裝意外的暗殺等使此計畫慢慢步上軌道。一年後,當第一艘滅星者從乾船塢開出,帝國艦隊就證明了自己的正確。滅星者的價格並沒有想像中貴,皇帝下令以固定速率生產此艦,要讓帝國能不必再顧慮一些普通的威脅。

很不幸的,本艦沒有大多數船艦都有的資源回收系統,因此滅星者在進入超空間前通常要拋棄「垃圾」。本艦下方有個150公尺長的主要機庫,可以用來容納俘虜的小型船艦,或是發射偵查機器人、讓戰機升空,旁邊有登艦通道、控制室、磁性牽引器、懸吊裝置等。第二機庫則是負責較大梭艇升空和登陸作戰用,或是作為備用機庫。

護盾產生器裝在艦橋上兩個裝甲圓球內,藉由其他裝置將護盾包圍整個艦身。反抗軍在亞汶之役前摧毀「大膽號」時發現其護盾產生器很容易摧毀,但帝國在另一艘「Kotiate號」被摧毀後將滅星者的護盾升級為較貴的消耗性護盾,從此反抗軍就失去這項優勢。在護盾產生器中間是追蹤陣列。艦橋位於指揮塔上,指揮塔從艦身後方伸出,能看到整個艦身,艦橋內的乘員坐在左右下凹的地方。

巨大的太陽能電離反應器供給超空間和次空間引擎,以及任何系統需要的能源。相互聯繫的系統是最令帝國工程人員驕傲的地方,因為當某統故障時,其他系統會自動接手,或是系統需要更多能源時,其他系統的多餘能源也會馬上送到。滅星者出現之前的超空間引擎都比不上本艦之大,其消耗的能源也高得驚人,做一次超空間跳躍所需的能源甚至比許多星球有史以來耗費的能源還多。為了推動這艘巨艦,能源輸出更是不下於一顆小型恆星。

滅星者的另一項缺點是如果失去護盾時無法把能源切到備用護盾上,不過可以藉由調整護盾比補償。滅星者可以裝載預備組裝的駐軍基地並在幾天內安裝到星球上,滅星者也能用強大的火力花幾小時將地面一切化為塵土。

增壓雷射炮和離子炮裝在五管炮座上,每個炮座有三個炮位,分別以2-2-1方式組成,可以鎖定單一目標或多重目標。不過因為炮座配置的問題,造成重疊的射界不夠多,因此當滅星者在對抗靈活的小型目標時,總是很難將之擊落。增壓雷射炮射擊造成的高溫要用三個獨立的冷卻器保持其安全。滅星者可用離子炮齊射造成敵機不能正常運作,再用牽引光束鎖住敵機並用增壓雷射炮加以擊毀。

滅星者縱橫銀河數十年,背負著代表皇帝力量的象徵,重武器平台、星球攻擊、星球防禦、反艦作戰、小型艦艇母艦,滅星者在任何方面都表現出絕佳的性能,一個只由滅星者組成的艦隊,威力總勝過大小艦隻混合的組合。

滅星者I型詳細構造圖

 

帝國級滅星者II型驅逐艦﹝Imperial-II Class Star Destroyer﹞

滅星者II型比上一代擁有更強的護盾和裝甲,不過火力反而沒有增加。在亞汶之役後登場,原來在護盾產生器中間的牽引光束被換為通訊塔,另外第二機庫的外觀也大有不同。上一代的滅星者在推進器後方有小型的三片阻力板,這一代則是環型的。此外兩代滅星者的艦橋也有所差異,戰鬥時炮手可以在炮座被摧毀時彈射出去。本來此艦需要的操作人數比上一代少一點,但砲手的數量卻增加,導致兩型人數相同。

 

巴庫拉級滅星者﹝Bakura-class Star Destroyer﹞

在巴庫拉光復後設計出來,外型比滅星者流暢,長 850公尺,乘員8250和炮手275,能載運2000士兵和36000公噸貨物,裝備 60座增壓雷射炮排和離子炮,以及 10座牽引光束投射器。此艦也裝備有超波慣性動量維持器﹝hyperwave inertial momentum sustainer, HIMS﹞。其能源產生器是根據帝國滅星者II型而設計的。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