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報》二零零二年一月十七日  原氏物語 模擬人生──原復生 美國證監會(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SEC)於上月發出投資者警報,提 醒投資者注視公司發出的模擬(pro-forma)財務資料。SEC發覺,許多公司向公眾發放的 財務資料,並不依照SEC認可的會計準則,這些公司通常沒有向投資者詳細解釋。模擬 財務資料未必是違法,但因為不依照認可會計準則,不一定可反映真實和準確的財務狀 況,亦很難與其他公司的財務表現作比較,有可能誤導投資者的決定。SEC更強調,模 擬資料傾向報喜不報憂,投資者應保持適富和健康的懷疑態度(appropriate and healthy skepticism)。 甚麼是模擬? 舉一個例子:你的兒子考試成續,在四十人的班中排名三十五,正當你準備大發雷霆之 際,兒子提出:「其實我的成續不太差,用模擬的基準,即撇開那些讀死書而不參加課 餘活動的書呆子和老師不公平地寵愛的擦鞋仔,我排名三甲!」 好一個模擬,原來可解決世上多種難題。筆者最近觀察到,正當SEC語重心長警告投資 者之時,香港聯交所竟背道而馳,容許新上市公司在招股書高調列出一個模擬數據: 「經調整EBITDA」。雖然在附註中也有警告字眼,但在整體財務資料中,這模擬數據相 當顯眼。招股書跟公司發出的新聞稿和宣傳品不同,是重要法律文件,聯交所有絕對權 力控制內容,容許這些容易誤導的財經術語走進招股書,筆者認為是危險的先例。 Pro-forma是拉丁文,解作「你怎麼看,我就怎麼樣」,落在富有創意的投資銀行家手 中,便變成鋒利無比的寶劍。EBITDA(E-BIT-TA)讀「依必打」,定義是未計稅項、有形 資產折舊、無形資產攤銷、利息支出的盈利。當某公司被問及盈利,而答案是BEITDA, 大家可心照不宣,因為根據會計準則,公司的盈利很難看,所以引進財經術語來掩人耳 目。多舉一個例子:公司向銀行借貸購買資產,EBITDA把購進資產的盈利計算,但卻撇 開借貸利息和購進資產所產生的折舊和攤銷不計算,簡單說是輸打贏要。試想,新聞報 道球賽結果,香港隊攻入兩球大勝對手,失去的四球是小意思吧! 剛提及的新上市公司從事中國媒體業務,聽說這類公司將陸續來港上市。根據認可會計 準則,2001年盈利佔計不少於三百一十萬元,以預計市值十八億至二十七億元計算,市 盈率是五百九十至八百六十倍。看到這堆數字,不難想像是模擬寶劍出鞘之時。人生可 能真是那麼單純,可選擇性把事物獨立討論。筆者不禁狂想,如果只計算物產估值,撇 開銀行借貸不計算,也是不折不扣的小富翁,現在可能是時候找投資銀行家商討包裝在 創業板上市,高舉「經調整EBlTDA」,來一個模擬「原氏地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