霎哈嘉瑜珈中文通訊 Sahaja Yoga Chinese Newsletter 13
印度歷史文化及服飾
編按:
文學家馬克吐溫在1896年遊歷印度時這樣說過:「在宗教裡,印度是唯一的百萬富翁……這塊所有人都渴望一睹其風采的土地,即使只要看過一次,或瞥見一眼,也不會放棄這一眼,不會願以任何所有全球其他角落的風光加起來一起交換。」
(輝譯2004)
以下為本刊整理的相關詞彙一般中英對照,只選較難掌握的詞彙,另加上几篇引文,對有意到印度遊歷或研究其歷史文化的人可能有用。[更詳細譯名對照表請看*《香港霎哈嘉中心翻譯組資料套2004》 ]
|
中文 |
英文 / 印度語拼音 |
註 |
歷史類 |
阿育王 |
King Asoka |
|
|
孔雀王朝 |
Maurya Dynasty |
|
|
莫臥兒王朝 |
Mughal Empire |
|
|
笈多王朝 |
Gopta Dynasty |
|
|
巴布爾 |
Bahur |
王 |
|
阿克巴 |
Akbar |
王 |
|
沙傑汗 |
Shah Jehan |
建泰姬陵的皇帝 |
|
胡瑪雍 |
King Humayan |
王 |
|
婆羅多 / 婆羅達 |
Bharata |
印度古名稱 |
|
雅利安人 |
Aryan |
|
|
信度河 |
Sindhu River |
印度文明的發源地,今巴基斯坦內 |
|
印度斯坦 |
Hindustan |
|
|
|
|
|
經典、宗教類 |
耆那教 |
Jainsism |
Jainist, Jainese ( 教徒) |
|
《梨俱吠陀》 |
Rig Veda |
|
|
《娑摩吠陀》 |
Sama Veda |
|
|
《耶柔吠陀》 |
Yajur Veda |
|
|
《阿闥婆吠陀》 |
Atharva Veda |
|
|
《羅摩衍那》 |
Ramayana |
|
|
《摩訶婆羅多》 |
Mahabharata |
[ 意即大戰書 ] |
|
《薄伽梵歌》 |
Bhagavad Gita |
簡稱 Geeta |
|
《奧義書》 |
Upanishad |
|
|
字符 |
Swastika |
此為右旋卐字, 一般印度廟宇用 |
|
唵字符 |
Omkara |
寫作\ |
|
|
|
|
服飾類 |
紗麗 |
Sari / saree |
女 |
|
古爾蒂 |
kurti |
女 |
|
瑟爾瓦 |
salwar |
女 |
|
貝蒂戈爾 |
petticoat |
女 / 英文半身長裙 |
|
古爾達 (上衣) |
Kurta |
男 / 全套稱為 kurta pyjama |
|
恰達 |
chadar |
男 |
|
托蒂 (布) |
dhoti |
男 |
|
|
|
|
禮儀類 |
那摩斯戴 |
Namaste |
“敬禮”之意,見面合十 |
|
那摩斯加 |
Namaska |
即頂禮膜拜 / 叩拜之意 |
|
花環 |
Garland |
英文 , 戴頸項 |
|
點吉祥痣 |
Bindi |
|
|
朱砂 |
kumkum |
|
以下資料引自【中華頌 - 印度 - 都市百科】網頁 (1)
http://big5.ccnt.com.cn/china/qiaox%2Dqiaor/luj-dush/yindu-11.htm 特此鳴謝 ,全文照錄未加修改 ,不一定代表本刋立埸。該網內容很有參考价值,似乎是當地華僑所建。部分內容如下:
古文明的傳承--印度歷史 (1)
印度原為婆羅多﹐是古印度一個名叫婆羅多的國王建立的國家。“印度”一詞由信德河而得名。古代印度人以“信度”(Sindhu)一詞表示河流﹐所以“印度”最初指印度河流域這個地理名稱。后來才逐漸包括恆河流域及至整個南亞大陸。古波斯語將“信度”轉變為“印督”(Hindu)﹐古希臘人又變“印督”為“印度伊”(Indos)。在希羅多德的《歷史》中﹐印度被稱為“印度斯”(Indos)。后來羅馬沿襲了這個詞。
中國的史書對印度的稱呼也都不相同。最初稱印度為“身毒”﹐後又有“天竺”、“忻都”、“賢豆”等。今天的“印度”一詞是唐代高僧玄奘首創。他在巨著《大唐西域記》中記載﹕“譯夫天竺之稱﹐異議糾紛﹐歸云身毒﹐或曰賢豆﹐今從正音﹐宜云印度。”“印度”一稱就此而生。
印度歷史悠久﹐與古埃及、巴比倫、中國並稱世界四大文明古國。據考証﹐在距今約50萬年前﹐印度就有了遠古先民﹐他們過著刀耕火種、漁獵采集的生活。到了公元前2500-1700年﹐印度人創造了著名的印度河流域文明﹐即“哈拉巴文化”﹐哈拉巴文化的主人是達羅毗荼人﹐他們的生產力在當時已發展到相當高的水平。“哈拉巴文化”在了幾個世紀的發展以后﹐日趨衰落。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800年﹐雅利安人來到了印度河流域﹐創造出了超過以往的高度發達文明。這一時期史稱吠陀時期。
雅利安人最早的功績就是創造出了詩歌總集四部吠陀﹐即《梨俱吠陀》、《娑摩吠陀》、《耶柔吠陀》和《阿闥婆吠陀》。“吠陀”意即“神的啟示”或“神秘的知識”﹐是雅利安人的聖典。這四部吠陀也是印度歷史上最早的文學作品。
吠陀文學之后﹐印度出現了兩大史詩﹐即《羅摩衍那》和《摩訶婆羅多》。兩部史詩反映了雅利安人告別了游牧生活﹐建立起復雜的政治和社會制度的社會現實。
公元前6世紀﹐印度出現了十幾個國家﹐進入列國時代﹐其中最為強大的是摩揭陀國。耆那教和佛教也在此時興起。到了公元前326年﹐馬其頓國王亞曆山大曾率軍入侵印度西北部﹐但未能立足而西返。
古文明的傳承--印度歷史 (2)
約公元前324年﹐經過征戰﹐出身於孔雀族的陀羅笈多建立了印度歷史上著名的孔雀王朝。到公元前268-公元前232年﹐陀羅笈多之孫阿育王成為一代名君。阿育王統治時期﹐孔雀王朝發展到了全盛時期﹐帝國版圖几乎包括整個南亞次大陸。這是印度歷史上第一個地域遼闊的統一大帝國。阿育王大興佛教﹐在全國各地修了許多佛塔﹐今日印度有名的“阿育王石柱”就是他的作品。
公元前187年﹐孔雀王朝覆滅﹐印度再次陷入分裂和戰亂。直到320年﹐摩揭陀地區的一個小國再度強盛﹐建立了笈多王朝﹐勢力不斷擴大﹐統一了印度。和孔雀王朝一樣﹐笈多王朝也是印度歷史上的鼎盛時期。中國東晉時期的法顯和尚游曆印度時的所見所聞的太平盛世,就說明了這一點。
幾百年後﹐5世紀中葉﹐中亞的懨噠人入侵印度﹐笈多王朝不復存在。北印度諸小國日漸強盛﹐到7世紀初﹐普西亞布蒂王朝的戒日王稱雄北印度。
若日王大力宣揚佛教﹐藉以鞏固其統治。中國唐代高僧玄奘就是在這個時期云游印度。玄奘在印度宏法講經﹐淂到了戒日王極高的禮遇。他寫的《大唐西域記》不僅描述了戒日王時期的宗教活動﹐還記述了當時印度的各個方面﹐是不可多得的珍貴史料。印度不少古跡是根據玄奘的記述挖掘出的。
戒日王之後﹐北印度又陷入分裂狀態。南方泰米爾也曾建立起強盛的王國﹐但未能波及到北印度。此時﹐北印度受到伊斯蘭教勢力的入侵﹐曾經建立的德里蘇丹國﹐地域几乎遍及整個北印度。
10世紀之後﹐突厥人、阿拉伯人、阿富汗人、波斯人等陸續入侵印度。他們一面給印度帶來戰火和災難﹐同時帶來了伊斯蘭文明。到16世紀﹐蒙古成吉思汗和帖木兒後裔的巴布爾開始擴張﹐他從今日阿富汗的喀布爾一直打到印度的德里﹐1526年﹐他宣布為印度斯坦大帝﹐建立了莫臥兒王朝。莫臥兒就是蒙古之意。莫臥兒王朝是印度歷史上最后一個王朝。盡管出現過胡馬雍、阿克巴、沙傑汗等傑出的皇帝﹐莫臥兒王朝最後還是未能擺脫衰落的命運。
歐洲人開始把目光投向印度﹐是葡萄牙探險家瓦斯科.達.伽馬到達印度之後。17世紀﹐西班牙、荷蘭、英國和法國等歐洲列強開始了對印度的侵略。英國“東印度公司”以貿易為借口﹐從印度南部和東部逐漸擴張勢力﹐經過一百多年的侵略戰爭﹐到1849年﹐英國人最終吞並了整個印度。
隨著英帝國的衰落和印度反帝、反殖斗爭運動的高漲﹐印度人民在民族英雄甘地的領導下﹐終於在1947年8月14日午夜獲得了獨立﹐這就是今天的印度共和國。
紗麗”和“托蒂”
提起印度的服裝﹐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紗麗”。紗麗是印度最有特色的國服﹐已有五千多年的歷史﹐史詩《摩訶婆羅多》中就曾提到過它﹐在印度古代雕刻和壁畫中能經常見到身披紗麗的婦女形象。
據說﹐紗麗出自印度一位織布能手﹐他在長期織布與裁剪過程中﹐根據女性的體態﹐織出一種能裹住女性體態的服裝﹐而不需一針一線。
歷史上﹐亞曆山大大帝入侵印度時﹐有過改變印度婦女的服裝的想法。但印度婦女還是偏愛無需針線縫制的紗麗。最早的紗麗只是在舉行宗教儀式時穿﹐后來逐漸演變為婦女的日常普通裝束。
那麼﹐紗麗到底是什麼樣的服裝呢﹖事實上﹐紗麗只是一塊一米多寬﹐五六米長的布料。穿著時﹐婦女們一般自腰部纏起﹐繞過胸前﹐一端搭在肩上﹐用別針別住。隨著社會的發展﹐紗麗也發生了變革。在傳統的基礎上﹐上身配上了名為“傑姆普爾”的緊身胸衣﹐下身配以叫做“貝蒂戈爾”的襯裙。這樣的搭配﹐使紗麗更為方便實用。印度婦女還喜歡在紗麗上綴上諸如花卉、几何圖形等各種各樣的圖案﹐最後再加上一道美麗的花邊。
由于部落、語言、風俗、信仰和習慣各不相同﹐印度紗麗的式樣也多種多樣。有的因生活環境和職業的不同而不同﹐比如漁家女喜將紗麗的衣片折疊在兩腿之間﹐塞在腰後﹐便於水上生活﹔農村婦女因農活較臟﹐愛穿短紗麗。再有由于地理、民族的不同而不同﹐比如孟加拉地區的婦女常常是用紗麗的折邊遮掩頭部﹐因為當地禮儀限制她們不得在男子面前拋頭露面。喀拉拉邦的婦女所穿紗麗則是一頭張開成扇形。紗麗因穿者的貧富也有不同﹐窮人穿的紗麗大都是棉布或粗麻所做﹐貴婦人則穿的是絲綢或薄紗的紗麗﹐上綴以金絲銀線織成的圖案裝飾。
除了紗麗之外﹐印度婦女也喜歡穿一種叫“古爾蒂”的衣服。這種衣服上衣比較寬松﹐長至膝部﹔下身則是緊身的褲子﹐名叫“瑟爾瓦”﹔最後再在脖子上加一條紗巾。
而“托蒂”則是印度男子最為普通的服裝。“托蒂”也是一塊三四米長的白色布料﹐纏在腰間﹐下長至膝﹐或長達腳部。古印度男子一般上身不穿衣﹐只在肩上披一條汗巾﹐或是用布圍腰﹐一端搭在肩上﹐稱其為“恰達”。直到今天﹐這種穿戴在印度農村依然流行。
隨著社會發展﹐印度男子的衣服也在不斷改進﹐除“托蒂”外﹐他們在上身加上寬大的襯衣﹐名為“古爾達”。天冷時﹐再加一件披肩。在一些特別重要的場合﹐經常會看到個別上穿“古爾達”、下圍“托蒂”﹐腳穿托鞋的老人﹐這是印度人最有身份的標志。
禮多人不怪
在印度﹐待人接物的講究相當多﹐可謂是“禮多不怪”。
“那摩斯戴”是印度人最常用的問候語。印度人在見面和告別時﹐都必須說一句“那摩斯戴”﹐這是印地語﹐意即“您好”。在孟加拉地區﹐人們說的是“那摩斯加”﹐意思是同樣的。據說中國的“南無阿彌陀佛”中的“南無”就源於“那摩”﹐是“敬禮”之意。說“那摩斯戴”不用分場合﹐隨時可用。
雙手合十是和“那摩斯戴”相伴的身體語言。一般是雙手合十於胸前﹐或舉手示意。兩手空著時﹐則合十問候﹔若一手持物﹐則舉右手施禮﹐切不可舉左手。合十的高低也有講究。對長者宜高﹐兩手至少與前額相平﹔對晚輩宜低﹐可齊於胸口﹔對平輩宜平﹐雙手位於胸口和下頷之間。
擁抱也是印度人經常的禮節。在久別重逢﹐即將遠行等場合時﹐印度人之間就相互擁抱。擁抱時﹐彼此將雙手搭在肩上﹐先是把頭偏向左邊﹐胸膛緊貼一下﹐然后把頭偏嚮右邊﹐再把胸緊貼一下。有時﹐彼此用手撫背並緊抱﹐以示親熱。
獻花環在印度是歡迎客人常見的禮節﹐尤其是對於遠道而來或是比較尊貴的客人﹐主人都要獻上一個花環﹐戴到客人的脖子上。花環是由一簇簇鮮花串綴而成﹐客人越高跺﹐所串的花環也越粗。
摸足是印度的社交大禮。在很重要的場合﹐對於特別尊敬的長者用額頭觸其腳﹐吻其足﹐或摸其足。現在多用的是摸足禮﹐即先屈身下蹲﹐伸手摸一下長者的腳﹐然后再用手摸一下自己的額頭﹐以示頭腳已碰。
點吉祥祥痣也是印度人歡迎賓客的禮數。每逢喜慶節日﹐印度人愛用朱砂在前額兩眉中間涂上一個圓點。他們認為﹐吉祥痣可以驅邪避災。印度人為了表示隆重歡迎﹐有時不僅向賓客獻上花環﹐而且還為客人點上“吉祥痣”。姑娘出嫁之前﹐父母要選吉日﹐請僧侶專門給姑娘點吉祥痣﹐以祈禱她幸福快樂。吉祥痣實際上也成為印度婦女日常打扮和美容的一個組成部分。
在印度﹐進廟脫鞋是人人必須遵守的規矩。印度的寺廟無數﹐各種宗教雖然教規不同﹐但進廟脫鞋的規矩卻是一樣的。踏進寺廟之時﹐無論是誰﹐一定要脫鞋﹐以示對神的尊重。
印度人常見的坐姿是盤腿而坐。無論是農民﹐工匠的勞作﹐還是民間的說唱藝人和琴鼓樂手的演出﹐甚至休息吃飯﹐都是盤腿而坐。在印度路旁的理發攤上﹐經常可看到這樣的情景﹕理發匠和顧客都是盤腿而坐﹐一個安然享受著理發的樂趣﹐另一個則忙得不亦樂乎。
糖果和鮮花是印度人訪朋問友經常送的禮物。印度人走訪親朋或參加喜慶活動時﹐都要給主人送上一份禮物。因為印度人愛吃甜食﹐所以送糖果的居多。糖果很多是印度人自家做的又甜又膩的糖果﹐外地人很難受用。但由于是人家送的﹐為了禮貌﹐大家只好將就些了。
推薦:
看
另一篇台灣MOOK自遊自在旅遊網(全球景點-國家旅遊情報)
http://travel.mook.com.tw/global/Asia/India/country_travel.html
霎哈嘉瑜珈中文通訊 Sahaja Yoga Chinese Newsletter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