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相關連結
板主 / 研究員﹕侯志輝
據文獻記載反映,有關端午節的起源其實比我們想像中經歷了 更多轉折和誤會才被「定形」下來,當中有很多是一廂情願地 為這個節日附上主觀的標籤和色彩,可能與事實相去甚遠。 我們發現,有關的史料比一般人所知的豐富得多,雖然有關網 頁也算不少,卻多是只談談屈原,近代簡化和美化的主流材料 而已。因此,為了幫助大家追本溯源我們姑且大膽試圖暫時扮 演紅娘的角色,使資料匯集,為各方有心探究鑽研的人撮合, 讓資料交流。 身為教育工作者,筆者明白這工作對教育下一代亦具意義。尤 其當學生作「專題研習」時,這網頁可提供合適的教育材料。
以下幾段是完完本本的照本抄錄,讀者應自行以慧眼判別。 《辭海》(1005頁)之中「端午」條短短一段,卻立刻令人如 入五里霧中﹕沒有半隻字提及屈原或龍舟,只輕掠「角黍」 (棕子),大部分是談節令。 「風土記﹕『仲夏端午,烹鶩角黍。』注﹕『端,始也,謂五 月初五日也。』亦作端五。《歲時雜記》﹕『京師市廛人以五 月初一日為端一,初二為端二,數以至五謂之端五。』又名端 陽、重五。按《容齋隨筆》云﹕『唐玄宗八月五日生,以其日 為千秋節。張說上《大衍曆序》云﹕「謹以開元十六年八月端 午赤光照室之一夜獻之。』宋璟《請以八月五日為千秋節表》 云﹕『「月惟仲秋,日在端午。」然則凡月之五日皆可稱為端 午也。』
另「龍舟」條幾行字之中亦幾乎全講帝皇所乘之舟。 《中國文史百科》(張岱年主編,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8,295 -6頁)有以下詳細的一節,但有關屈原的描述,卻又只是聊聊八 十多字。照錄如下﹕ 〈吃棕子和端午節〉:「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端午節, 在這一天,人們吃棕子、插菖蒲、賽龍舟、飲雄黃酒、掛香袋 、鬥百草,熱鬧非凡。瑞午習俗的由 來說法不一,一說是紀 念介子推,一說是紀念伍子胥,還有的說紀念曹娥。晉人虞預 《四明叢書•會稽典錄》載:『孝女曹娥者,上虞人。父盱能 撫節按歌,婆娑樂神。漢安二年五月五日,於縣江迎伍君神, 迎濤而上,為水所淹,不得其屍。娥年十四,號幕思盱,乃投 瓜於子江,存其父屍。曰:「父亡,此瓜當沉。」旬有七日, 瓜偶沉。遂自投江而死。三日後,與父屍俱出。』故浙江地方 民眾每年五月白祭悼之。一說祭「地臘」。《道書》曰:「五 月五日為地臘,五帝校定生人官爵,血肉盛衰,外滋萬類,內 延年壽,紀錄長生•此日可謝罪,求請移易官爵,祭祀先祖。 」當然,在民間流傳最廣的當數紀念楚國愛國詩人屈原之說了 。 棕子,又名角黍。最早出現於春秋戰國時代,後傳至今,民間 仍盛•南朝梁時吳均《續齊諧記》說,屈原五月五日投江後, 人們多用米裝於竹筒於是日投人江中以為紀念。後來演變為用 竹葉或葦葉包米。棕子各地風味、形狀、大小、餡子均不相同 。北方以江米小棗棕子為佳,南方更盛,有蘇式廣式之別。蘇 式棕子有白米棕、赤豆棕、豆沙棕、鮮肉棕、火腿棕等。廣式 棕子有椰蓉棕、蓮蓉棕、燒鴨棕、豆沙棕、叉燒蛋黃棕等,五 花八門,舉不勝舉。 端午入夏,百病易侵。為此,人們常在門口懸鐘馗像與桃印以 闢邪。同時還採取一定的藥物方法,如在門口插菖蒲與白艾。 菖蒲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有提神、殺菌、開竅之功用。白艾為 溫氣血,散寒濕的良藥,用此薰房舍可以起到很好的消毒作用 。雄黃酒也是端午節必飲之酒。雄黃有解毒殺蟲、消腫清涼之 效。端午飲雄黃酒,小孩抹雄黃於額,可以防止天暖毒蟲相侵 。《白蛇傳》就是借用了雄黃酒這一功能,寫了許仙誤信法海 之言,端午時強迫白娘子飲雄黃酒,致使她顯露真形。不過, 物極必反,雄黃酒飲用過度則會中毒。五月初五又是賽龍舟之 日,江中萬舟競發,擊揖聲與岸上觀眾的吶喊助威聲相和,人 頭攢動,形成極為壯觀的場面。 我國許多少效民族也有過端午節的習俗。如滿族「拜天」、「 射柳」,彝族採藥治病,么佬族抬紙船至野以為驅蟲用,瑤族 門懸葛藤以避邪驅鬼。可見此俗傳播之久遠。」
*** *** *** 對像是高中生的《中國文化常識》(王爾齡主編: 香教教育圖 書公司,1994)第43頁的「端午」條前半是主流常識,後半不 講不知。照錄如下﹕ 「說到端午,人們不期然想起競渡與吃粽。何以有這些習俗? 相傳跟紀念屈原有關。相傳戰國晚期,楚國三閭大夫屈原被政 敵逼害,先被懷王放逐,再遭頃襄王謫流江南。他目睹國家政 治敗壞,於是在五月初五於秭歸(今屬湖北省)投泊羅江自盡, 當地人民駕舟追救,未能救起,演變為每年競渡的風俗。相傳 端午棕也是在沉江紀念日裹煮的,用以祭祀屈原。 其實,古代競渡原非一年一次,年宵、暮春三月、重陽都有, 後來才以端午為主。不講不知,粽子也本是夏至節俗,自從有 了端午粽,亦成為端午的專利了。 漢人重視五月五日與夏至相同。至今,端午風俗有不少是從夏 至傳來的,如端午「採雜藥」便是一例。端午既在仲夏,把夏 至的某一些風俗借來,也很相宜。」
*** *** *** 另外在網上暫只找到馬來西亞的唐人街有專頁值得引錄,名為 「端午節特輯」(http://www.chinatown.com.my/ack/culture/dragonb/story.html)。 短短一頁。照錄如下﹕ 「五月初五,是我們中國年歷的一個節日-端午節。這個節日 ,是我們裹粽子的日子。每一年的這一天,許多人家都會包裹 粽子,許許多多不同味道不同種類的粽子,都會在這個粽香的 季節紛紛涌現。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其實向來都說法不一。有些人都將它視為 是紀念於五月初五投汨羅江的愛國詩人屈原。有人說,這一個 節日在古代,是一個消毒避疫的日子。 根據文獻上的記載,以及歷代相傳流行下來的許多端午習俗, 五月被視為「毒月」、「惡月」,五月初五是九毒之首,所以 這一天便流傳了許多驅邪、消毒和避疫的特殊習俗如插蒲子艾 葉、喝雄黃酒、祭五瘟使者等。 後來的後來,端午節的意義起了變化。人們為了紀念愛國詩人 屈原的愛國精神及崇高的人格,將這個一直流傳的端午原意給 忘了,把一些原先未必是紀念屈原的劃龍船及包粽子等習俗, 聯系到他的身上。 現在大部分得人都只記得端午節和屈原有關,而其實一些新一 代的年輕人對於屈原的故事也沒有多大的印象了。他們知道的 是,這是吃粽子的節日,如此而已。 關於端午節賽龍舟,其實現在不是端午節的到來賽龍舟的比賽 項目也是處處有。從驅邪避疫,到紀念屈原,端午節的意義起 了很大的變化。 這個節日的原意,在年復一年的社會變遷中漸漸的受到「蠶食 」。 今天,這個節日變成了一個中國人美食的節日。從舊有的角黍 ,粽子制作到今天的各式各樣多姿多彩的包粽。許多的地方都 融入自己的地方美食特點在粽子中。 其實,端午節的主要習俗是賽龍舟。關於龍舟的競渡,文字的 記載始於公元五百年前樑代吳均的的《續齊諧記》。較後,許 多的記載中都可以找到有關賽龍舟的文字記載。現存中國各地 的數千種方志中,共有227種方志有龍舟競渡的記載。 端午划龍舟,龍舟競渡的說法,包括有「大眾舟齊出發,趕往 丞救屈原。」及「一吶喊鼓樂嚇退蛟龍。」。這些都讓人聯想 到屈原。 每年的端午,在中國大江南北以及南洋一帶的華族,都還會舉 辦龍舟競渡,提倡端午龍舟賽。」
*** *** *** 現在,大家且看看一般網頁或比賽場刊如何介紹這節日的起源 和習俗,作一比較。例如香港旅遊協會[2001年升格為香港旅遊局] 為"國際龍舟邀請賽"而編寫的場刊,就這樣寫屈原和粽子:
有關屈原的傳說端午節源於中國二千多年前的戰國時代。大詩人屈原忠君愛國 ,官居三閭大夫,深受人民愛戴。豈料其後朝中奸臣當道,他 為讒言所害,被謫江南。也許是因為愁緒難遣,又或者是要表 達對朝政腐敗的一種抗議,在五月初五日那天,他竟自投汩羅 江,以死殉國。屈原的一份高尚情操令百姓感動,當地漁民知 道他的死訊後,紛紛划艇至江中,以槳櫓擊水,敲鑼打鼓,驅 魚尋屍;又投粽子入江,以祭屈原亡魂。 從此,每年農歷五月五日被定為端午節,以紀念屈原;而吃粽 子及賽龍舟的習俗亦一直流傳至今。 ++ ++ ++ 應節食品--粽子粽子由來,始於紀念屈原,但其獨特的金字塔外形及以竹葉包 裹的方法,則是後來才出現的。據說,漁民將米飯團子先用樹 葉包裹成金字塔形,再綑上五色彩帶,作用免此物掉入江中後 被海龍王吃掉。後來,此製作方法廣泛流傳,便成一項傳統。 又由於人們包裹米飯多用棕櫚葉,於是索性取「棕」之諧音, 將此種食品稱為「粽子」。 ++ ++ ++ 另外,香港旅遊協會在比賽場刊這樣介紹 賽龍習俗與儀式 提起端午賽龍,無人不曉:就連外國人也知道這是個熱鬧 歡騰、比試競技的大節目。然而,賽龍活動背後所包含的深遠 傳統及宗教意味,大家又知道多少呢? 時至今日,仍有不少本港的漁民社區,於每年農曆五月初 進行一連串與龍舟有關的宗教儀式。這些儀式雖然不盡相同, 卻都包括「醒龍」和「收龍」兩個步驟,反映漁民對龍舟的尊 崇。 農曆五月初一,漁民便從儲存地方把龍舟取出,裝上龍頭 、擺尾,然後焚燒冥鏹,吟詠吉祥句語,旨在驅邪作福,祈求 龍舟「生生猛猛」,順利作賽:此稱為「作福」。 作福之後,漁民就登上龍舟,在鼓聲節奏的引領下,直划 往附近天后廟,然後折返,合共來回三次,「醒龍」儀式方告 完成。這種三次來回動作與舞獅近似,像徵向神靈或嘉賓叩拜 。比賽當日的點晴儀式之後,此「叩拜」的動作也會出現。 如果是新的龍舟下水,又有另一種儀式。端午節前數天, 漁民會請來道士做主持:道士身穿紅炮,頭戴黑帽,一手搖鈴 ,一手持劍,口唸咒語;先刺紙稔,後刺龍頭、龍尾和大鼓等 ,繼而燒紙錢、撒神沙,最後再請來社區領袖,為龍舟「點睛 」。 龍舟比賽完畢,漁民就會把龍頭、龍尾及大鼓等通通拆下 ,然後上香酬神。 拆下來的龍頭、龍尾和大鼓可放在廟裡,或是任何經漁民 協議而定的地方(赤柱區放在赤柱居民聯誼會會所或航海學校內);至於 龍身,通常埋在廟前沙灘,或放在特設的棚架上,用鋁箔遮蓋 ,留待第二年賽龍再用。這樣,龍舟就算是給「收藏」妥當了 。(從前本區龍舟放於馬坑以西的小沙灘上,98年起貯放於赤 柱正灘航海學校前的空地) [改編自香港國際龍舟邀請賽'95場刊] |
( 1_) 三月時,初步完成此網頁後,不久本網頁的技術員為我借來一本《中國古文化》(文崇一著:台北:東大;1990),令我大開眼界,這是我讀過有關龍舟典故與習俗最詳盡的報導。全書400頁,用了100頁在這課題上。先從「龍」的起源說起,再談水神、河伯、鷁首,才談到龍舟及其比賽的出現,再用6頁談屈原投江,4頁談賽龍的宗教功用,之後漫談龍舟的構造、比賽方法、節期等等,嘆為觀止,有興趣進一步研究的朋友不可不讀。 (1999/3)
(2) 另外, 西方人一般只懂有"龍舟節"(Dragon Boat Festival),而不知 "端午"; 其稱謂己反映對其典故
一知半解。近日卻收到一封西方龍舟界(加拿大的 Adrian
Lee ) 的電郵, 講及
「端」及「午」二字的含意,頗值等大家參考,已張貼於此。另外,Alvin
的英文網頁內也有相關的典故文章。(2000/6/25留言)
[ Adrian 乃國際龍聯副會長 ]
(3) 近來在書展中發現一本《中國節日故事》(1999第7次印,)也是十分好的學生參考書,言簡意賅, 深入淺出,由香港山邊社與中國福利兒童時代社合作出品,國內兒童文學家張鍚昌先生執筆。(2000/6/25留言)
(4 )
現在一般國際賽,西方人眼中多分為"香港式"和"台灣式"龍舟兩種,以港式 (其實大陸龍舟形態也一樣)
較普遍,並多註明用木製中龍。國際龍聯核准之正式國際錦標賽不允許用台式規格。台式艇龍頭大很多,船身亦大而重,到終點時前排一隊員(
標手 )要用手拔旗 (奪錦標) (每隊終點放一旗)。跌旗者要加10秒
(視乎賽會規定)
,拔旗後人掉進水中則以艇尾過終點計算。台灣行政院新聞局製作的台灣節慶之端午節(
http://www.gio.gov.tw/info/festival_c/dragon/dragon.htm ) 網頁有錄影片段可看。
(2001/1/28留言, 2003.2.5 修正)
見下面 (7)
2002年板主專題推薦 (台灣式龍舟):
或
台灣僑務委員會•中華文化天地之 "中華節慶"
端午淵源 , 2, 活動 [ 詳細節慶資料 及 多媒體短片 ] - (本網主特別推薦 ) (中英文)
[ 緊記開動電腦揚聲器 ]
或 台灣全民休閒運動宣傳網
http://www.hisport.net.tw/specialy/specialy42/
風俗、構造、規則等圖文並茂,部分內容摘自「台灣龍舟競渡之文化傳承」研究專文,十分有用的資料
- (本網主特別推薦 )
或 2001年台北國際龍舟錦標賽 (尤請參考龍舟競賽資料 部分 ) -
(2002/2/6 板主留言 )
(7) 龍舟新聞組 Alvin 提及台式龍舟 ( 留言剪輯 ):2002/6/11 :
" Portland uses Taiwanese flag
catching boats. The only other places in
North America that uses them are Iowa and Hawaii. The boats are
40'6"
long, 5'4" wide and weigh 1760 pounds (800kg). They hold 8M,
8F, 1
flag catcher, 1 steersperson, and 1 drummer.
The flag catcher is key in close races. S/he does nothing until
the
end of the race. However, if they miss the flag, the team is
disqualified. In close races a flag catcher can grab the flag and
wait
for the boat movement to pull the flag or they can yank it out.
The
difference can be up to one second......"
Subject: [dragonboats] Happy Dragon
Boat Day
From: "alvin@alvin.org"
<alvin@bayareadragons.org>
Reply-To: dragonboats-owner@yahoogroups.com
To: dragonboats@yahoogroups.com
(8) (2003/2/5)各地龍舟競渡之起源稍異,而且貴州苗族地區「其舟以大整木刳成」被稱為「獨木龍舟」(圖片),船兩旁還可能申出小型浮支撐(子船),十分獨特。還分為青、赤、黃三種龍舟。見下面 "連結 : 2003年推薦資料"
(5) (2001年4月29日中國舉行了長江三峽76公里國際龍舟賽,全球最長途比賽,己列入建力士世界紀錄大全)
On 29 April 2001, China had arranged a
76km international dragon boat race 'Yangtze River Three Gorges
Marathon'. The best time was five hours something. This race was
officially recorded by the Guinness World Record
as world longest DB race. DB team from the Hong Kong Amateur
Dragon Boat Association is one of the 18 teams.
Time record is from 5.5 to 7.5 hours.
The HK Amateur DB Assn has been arranging a 22km dragon boat
(relay?) marathon in Sep / October every
year and it will be the 8th Oct for 2001 and it attracted around
10 to 15 teams every year. Time for such was about one hour forty
five minutes.
(7/6/2001 message from Paul Kan & Yale Leung as in yahoo
e-group)
(6) 網上討論組文章摘錄: 其他"長途龍舟賽" (英文) 10/6/2001
最後更新: 2003年2月8日 歡迎提供好料或與我們聯絡。(請詳列資料來源,以方便核證) 地址﹕香港赤柱大街96號赤柱居民聯誼會轉交 傳真﹕28135704 電郵 Email: dragonboat@hongkong.com
引用本站資料及圖像,請註明出處。情商版權,請與本會聯絡。
2003年板主專題推薦: 各地龍舟競渡之起源稍異,而且 黔南貴州苗族地區「其舟以大整木刳成」被稱為「獨木龍舟」(圖片),船身為一整塊杉木,龍頭為二米多長之柳木雕成,另加裝龍角一對。船兩旁還可能申出小型浮支撐(子船),十分獨特。還分為青、赤、黃三種龍舟。 1 . 苗族人民的龍舟節 ( 中國中央電視臺 資料):
2. 中華節慶:苗族龍船節 (香港自助旅行者協會 ) http://www.hkba-travel.org/tips_holiday2.htm 3. 簡介及比較苗、白族及台灣龍舟 (台北市萬福國小之"舞龍教室") 4. 苗族獨木龍舟節 感想 http://23www23.8u8.com/tjjj/3.htm (台江雪豹網 ) 5. "網易" 推薦
: 「國內觀賞賽龍舟八大勝地」 http://travel.163.com/keys/items/010927/010927_13187.html 6. "中國民族網"之苗族節日 http://www.sino-folk.com/mc-mc/jr-mc.htm |
連結:2002年板主專題推薦:
* 台灣節慶之端午節 http://www.gio.gov.tw/info/festival_c/dragon/dragon.htm [ 由台灣行政院新聞局製作,提供屈原的傳說及介紹龍舟競賽、艾草、香包、粽子等習俗 有錄影片段可看
其他
* 端午節特輯 (馬來西亞唐人街網頁) (http://www.chinatown.com.my/ack/culture/dragonb/)--(風俗) (簡体中文) Malaysia China Town ]
* Alvin 的國際龍舟比賽網頁 Alvin's International Dragon Boat Racing Homepage (http://www.alvin.org/dragon/) * 聖地牙哥華人網頁 San Diego Chinese Community Homepage (http://www.sandiego-online.com/forums/chinese/htmls/dragboat.htm) * 網上上海"中國文化之屈原 Story of Qu Yuan - Chinese Culture, "Shanghai on Internet" (http://www.sh.com/culture/legend/poe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