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上課手記 | 學生意見 | 分享喜與樂 | 個人興趣分享 | 學術論文分享 | 報紙專訪 |
題目
使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來改善學生的學習能力差異及學習動機較低的問題。
1. 研究題目
本人任教於群育學校,這所學校專收取情緒及行為有問題的學生。學生的個別學習能力的差異非常大,因此上課的進度經常受影響;再加上大部份學生的學習動機都很低,對學科的興趣不大,上課時多數表現出違返校規的行為。
傳統的教學方法會使能力較弱的學生感到苦悶,亦使他們沒有動機去學習,以致容易作出滋擾的行為。相反,當講解課題完畢後,老師指導能力較弱的同學計算堂課時,能力較佳的同學已完成堂課,亦會開始無所事事,容易會做出違規的行為。因此,這個學習能力的差異及學習動機的問題必須解決。行動研究會嘗試使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來改善學生的學習能力差異及學習動機較低的問題。
2. 研究題目與已有專業知識的關係
在因材施教的原則下,除了要調適課程外,還要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才能把改編好的課程實踐出來。為了要照顧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作為一個專業教師來說,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是非常重要。在眾多的教學法中,合作學習似乎是對學習能力有很大的差異及學習動機弱的學生有較大的幫助。
根據歌姥(Corno, 1995)指出,合作學習是“調和”的取向,其本原則是利用組中一些學生的強項,以幫助組內每一個學生都達到一定的水平。利用合作學習,使不同能力的學生互相幫助,分享學習成果,減少每個學生的學習壓力。因此,“調和”是針對個體間差異之處,來盡量幫助每個學生 (香港公開大學,2002,26頁) 。因此,今次的研究題目便以合作學習,用調和的取向,來嘗試解決學生學習能力差異及學習動機弱的問題。
3. 研究方法
合作學習的課室內,學生分成小組,分工合作地完成同一學習目標。學生在組內透過討論,決定分工及互相幫助(香港公開大學,2002,28頁)。合作學習能使學生得到更高的成就,更積極的人際關係及更強的自尊(謝婉華譯,1997,337頁)。
在十二月開始(第二學期開始),將一班十二名學生分為三組,亦將課室的檯椅改為四張圍在一起,方便討論。開始時與他們一起討論,決定學習的目標、活動形式及獎勵。組員配搭方面,將學習能力較佳及較弱的學生編在同一組內,使能力較佳學生能協助能力較弱的學生,使一起達致目標。為了達致有效的合作,在小組合作的初期,教師會教授一些社交技巧。亦會與他們一起訂立可接受及不可接受的行為,使小組的運作更順利。
在進行合作學習的期間,教師會與學生一起經常檢討學習的成效,讓學生盡早獲得到回饋是相當重要的,可使他們知道自己是可以進步的。最後,評估合作學習的成效,如學生已達致目標的水平,便可得到適當的獎勵,使他們所付出的努力得到認同。(吳幗美等,1997,449-452頁)
這次行動研究的檢查成效方法,會以學生的堂課及家課練習的完成率,來看看他們對課題的興趣;另外,在每個數學課題完結時,給與學生一次總結性的測驗,亦會計算小測合格人數,看看他們的成績是否有所進步。最後,會以問卷形式,從學生的角度看看合作學習對他們是否有好處。從不同的角度來檢查,利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法,能否改善學生的能力差異及學習動機的問題。
4. 初步嘗試過程及成效
表一:小測成績比較
|
求積法 |
二次方程(使用合作學習) |
百分增加 |
平均分 |
32.91 |
59.1 |
79.6% |
合格人數/測驗人數 |
3/11 |
7/10 |
233% |
從小測的成績看來,全班的平均分由32.91分增至59.1分,增幅達百分之七十九(見表一);另外,合格人數由三名增至七名,單從人數的增幅巳達二倍,可見合作學習已見其成效。各同學對課題的熟習程度可從小測的成績看出,以住使用傳統教學法所學習的課題”求積法”,講解時各同學也表示明白,但在小測的成績則未如理想;相反在使用合作學習教學法下,大部份同學均能在小測中取得滿意的成績,反映出同學經互相指導,互相討論下學習,對課題更能掌握。
從個別學生的小測分數作出分析(見附件一),大部份學生的分數均有所進步,合格的學生均取得更高的分數;其中兩名學生依然放棄作答,交出空卷,得零分;但其中一名學生的成績反而退步,事後了解其退步的原因是他家人患病入醫院,所以影響小測的作答。
表二:交家課及堂課的百分率
|
求積法 |
二次方程(使用合作學習) |
百分增加 |
家課 |
62.8% |
67.6% |
7.6% |
堂課 |
75% |
77% |
2.7% |
交家課的百分率由百分之六十二點八增至百分之六十七點六,增幅約七點六;而交堂課的百分率由百分七十五增至百分之七十七,增幅只有二點七;兩者的增幅均是輕微;由於部份學生的出席率非常不穩定,影響學習的連續性,亦使百分率的準確性有所影響。從個別的繳交百分率來看(見附件一),學生交家課及堂課的情況都很穩定,改善學習動機的效能不是太大,故未能反映出使用合作學習教學法對學生所帶來的得益。
綜合以上的分析,使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能改善大部份學生的學習能力差異問題,因為小組合作學習能使同學之間互相幫助,達成共同學習的目標;但改善學習動機較低的成效仍未顯著,個別複雜的學習問題仍需使用其他的教學法來處理。
5. 反覆嘗試過程和成效
第二次行動計畫的過程大部份是依照原來的方法進行,但改善了以下的要點。第一,教材的安排已編排至最適當的,在今個課題”簡易的概率概念”,已嘗試在大部份的教節均安排學生一起討論、合作來完成該堂的目標,盡量發揮合作學習的用處,如:討論概率的定義、計算簡單及較複雜的概率、分析實驗概率與理論概率的關係及討論賭博與概率的關係等,讓小組組員有更多討論、合作的機會。
另一方面,在今個課題的開始前,組員的組合維持原狀,較懶散的組員仍然與能力較高的組員編排在每一組中,每一組的組員組合都接近相同,避免過多懶散的組員在同一組內,影響小組合作學習的成效。另外,亦已在課堂內提供一些社交技巧的訓練,如:提問、聆聽、批評、表達等,他們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已能應用這些技巧,使合作學習能發揮最高的效能。
表三:三次小測成績比較(見附件二)
|
傳統教學法 |
使用合作學習教學法 |
|
課題 |
求積法 |
二次方程 (百分增加) |
簡易概率的概念 (百分增加) |
平均分 |
32.91 |
59.1(79.6%) |
76.1(131%) |
合格人數/ 測驗人數 |
3/11 |
7/10(133%) |
9/11(200%) |
從第三次小測的合格率可看出,大部份學生對課題已有足夠的掌握,合格率的百分增加亦上升至百分之一百三十一;合格人數亦上升至9人,與第一次比較,百分增加為百分之三百,成績相當滿意。另外,由於第三次小測的獎勵,除了給與全部組員合格的小組外,成績能保持及有所進步的小組,皆會獲獎勵,所以今次學生的表現非常滿意,在第二次小測取得零分的兩位同學,在今次的小測,已沒有學生交白卷,亦能取得 44分及56分,可見這兩名學生亦己盡力完成小測卷。
表四:三次交家課及堂課的百分率(見附件二)
|
傳統教學法 |
使用合作學習教學法 |
|
課題 |
求積法 |
二次方程 (百分增加) |
簡易概率的概念 (百分增加) |
家課 |
62.8% |
67.6%(7.6%) |
84.36%(34.3%) |
堂課 |
75% |
77%(2.7%) |
82.67%(10.2%) |
在課題”簡易概率的概念”中,學生交家課及堂課的百分率均有明顯的增加,家課是百分之三十四點三,而堂課是十點二;比較課題”二次方程”,亦有所進步,由於”概率”的課堂均盡量設計至每堂均有合作的工作,如:討論一副紙牌的數字及英文字、買大小的贏錢或輸錢的機會、買”魚蝦蟹”的贏錢或輸錢的機會及擲一枚骰子的實驗等,使學生對課題更感興趣,學習動機大增。即使平日對數學興趣不大的學生,也能合作完成所需的工作。
6. 整項行動研究的結論
在兩次循環的行動研究後,得出以上的資料顯示,使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學生的學習能力差異及學習動機較低的問題是有所改善的。以往能力較差的學生得到能力較高的學生協助,其小測分數能提升,交家課及堂課的比率也增加。學生在獲得社交技巧的訓練後,在合作學習時更懂得提問、聆聽、批評及表達,使組內的學習氣氛更積極,能力較低的學生不怕再被取笑,減少了學習時的挫敗感及自卑感,使他們重拾學習的興趣,提高其學習動機。能力高的學生也能學到照顧同學,使學習氣氛較和諧。
另外,從學生的檢討問卷結果(見附件三)所得知,百分之八十的學生都喜歡數學課使用合作學習教學法,他們喜歡的原因是”好玩、可交流、互相指導、輕鬆些、可討論、互動性高”。但其中一名學生表示不喜歡,原因是他的組員不合作,使他很灰心。另外,亦有百分之八十的學生認為合作學習可以幫助他們學習數學,因為”方便、互相指導、提升學習水平、可以抄人、互相幫助”。進行合作學習時,在教導同學時或一起討論時,百分三十的學生認為能學習到大部份與人相處的技巧,如:提問、聆聽、批評、表達等,而百分六十的學生則認為學到一半這些技巧,原因是因為他們要一齊討論、一齊做、學到與人相處、有人幫助等。而且,百分之九十的學生認為當他們的組別成功達到目標後,會感到開心,因為”能達到目標、成功就會開心、學到數學、有獎勵、享受合作的成果”等,這表示成功感對學生學習是非常重要。最後一點,有百分之八十的學生都贊成所有的數學課題使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原因是”好玩、學習得更好、有用、學到數學、留心些”等。因此,從學生的角度來看,合作學習對他們的學習是有所幫助,特別是能力較弱及學習動機較弱的學生。
7. 整項行動研究對教師專業知識的貢獻
在整項行動研究的結論裡,對教師專業知識的貢獻可分為兩個層面。第一,從學生學習的角度來看,可知道無論學生的能力如何,只要提供合適的教學方法,因材施教,他們同樣可學習有關的知識。能力較差的學生可與能力較高的學生”調和”,使他們一起學習,互相幫助,發揮不同的潛能。學習動機弱的學生可透過較活動式的學習方法,與同學一起學習,提高其學習興趣。
第二,從課堂教學的角度來看,作為一個反思型的教師,今次行動研究只是一個開始。開始將教與學的問題,嘗試用不同的教學法來解決,如今次的題目,學生能力差異及學習動機弱的問題,嘗試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法來處理。在社會環境越來越複雜的情況下,不同的科目會有不斷改變及增加的知識,不同的教與學問題會不斷出現,作為反思型教師,要不斷嘗試行動研究,解決問題,並將經驗累積,豐富教學的知識,發揮最大的效能,為學生造就最好的學習環境。
8. 行動研究過程中的反思
在每一節進行合作學習的課堂前,很多教學上的資料需要準備,如引起動機的內容、教具、工作紙、預計學生的問題及困難等,要用的時間非常多,在現有的教學環境下,每位教師每天要任教至少四至五節,使用合作學習似乎很奢侈,每位教師每天只有二十四小時,沒有例外,能夠用在工作中的時間多了,自然在其他層面相對地減少,如家庭、餘暇、休息等。現今的教育制度必須改變,如小班教學、減少上課節數等,教師才能有足夠的時間及空間,進行各項行動研究,解決教與學的問題。
在進行合作學習的教學法後,部份學生上課的投入程度較以前高,特別是喜歡談話、缺乏自信及數學程度較低的同學。但班中兩名動機較弱的學生,在合作學習的初期,似乎對他們沒有太大的用處,他們依然故我,上課睡覺、看漫畫書,沒有受小組合作學習所影響,究竟甚麼原因使他們的學習出了問題,是家庭環境、教育制度、還是課程編排等。在教師的層面,可以做的除了使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外,也可調適課程,亦可向教育當局反映意見,使教育制度更完善。
最後,這次行動研究給與本人很多教學上的反思,也豐富了我的教學經驗,在未來教學事業上,獲益不淺。
參考書目
Corno, L (1995) ‘The principles of adaptive teaching’ in Orstein, A C (ed.) Teaching: Theory into Practice, Boston: Allyn and Bacon.
Leighton, M S (1990)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Cooper, J M (Ed.) Classroom Teaching Skills: A Handbook, 4th edn, D C Heath and Company, 310-331.
吳幗美,凡夫譯(1997) 《合作學習》,載於鄧廣威等編《因材施教:教育上的特殊需要》,香港:香港公開大學出版社。
香港公開大學(2002) ”ES870C中學教學專業課題研究:單元五—照顧有特殊需要的學生”,香港:香港公開大學。
謝婉華譯(1997) 《目標結構、學生之間的互動、以及教學成果》,載於鄧廣威等編《因材施教:教育上的特殊需要》,香港:香港公開大學出版社。